吾小友“暮商”甚看不起“曾贵” (https://tieba.baidu.com/p/1442760639):, I/ k7 s7 N' X9 U5 k5 t# G& @
曾贵这倒霉鬼,前脚订了四门亲,后脚和他沾边的人(他干爹)就也被严嵩给陷害下狱了,我早说过曾贵这家伙没什么优点。曾荣好许多哦!不是好一点点。曾荣在遇鄢茂卿时,再三推辞,不愿认贼作父,是这忠孝的表现;后来被逼认继父,体现了他的权宜之计,这叫小不忍则乱大谋,有胆有识呢。后来娶了兰贞,身在绮罗丛中,也不为富贵所动,而且即使后来被兰贞,被林书昭等人发现了破绽,也实言相告,从没有委屈求全,为苟活性命说出半句“我不报仇了,我从此后就以严家为家”之类的话。再看这兄弟两人的姻缘,曾贵的几乎都是死缠乱打攀上的,曾荣的就好许多。% i- @$ h* D# w; f) T
刊本的问题似还不是“曾贵聚四美”流于“偷香窃玉”老调,品格不高,而是情节荒诞,全无信实,所以张派弹词实际上是把“曾贵”事都移赠合并到“曾荣”头上去了,“曾贵”遂为附骥,几可忽略。
1 f6 C$ K; `) m+ g" t
- v( Y+ F- J& n同《十美图》书路的还有《四香缘》,有“道光五年 朱镜江”编本,32回,另有石印改名《蜃楼传》(注意不是《蜃楼志》)的,前有“光绪乙末年季春月读画楼主人识”序。述杨继盛子“杨遇春”难中得陆炳女韵香、仇鸾女月香相助,最后也“贬严嵩进孤老院 ,斩其 子世蕃”事,关节趣味远不能和《十美图》相比。“陆炳”、“仇鸾”都在《十美图》中略提,所以我怀疑此书是承《十美图》“遗绪”而编。但见《四香缘》刻本早而《十美图》晚,因推测《十美图》在“松筠氏撰”前,确有更早的“唱本”存在。《十美图》早而《四香缘》晚的另一个理由是:《十美图》、《四香缘》中“陆炳”形象都不坏,这显然是受了《鸣凤记》的影响,《鸣凤记》中的陆炳形象就“较为正面”,其实陆炳在《鸣凤记》中只出现过一面(第16出 夫妇死节):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监斩杨继盛,称杨“铁肝石胆真堪羡”、“是个王朝柱石”、“后日必有旌其忠节者”。从《十美图》中陆炳的表有恻隐之心,到《四香缘》中陆炳的几挤身忠臣之列,陆炳形象明显有一个下行的“美化”的过程,同样仇鸾(女儿月香是“四香”之一)也有相似的线索可征。% ^6 }" n, _+ F
; T* L# I6 r/ l1 Z
0 N) h0 c4 I+ l* ?* m" u三、4 ^; f+ S0 u1 }4 J# `5 [' Y w
潮剧改本名《严兰贞打破玉花瓶》,且有“恶过严兰贞”之俗谚:
. v7 F& G% i+ ~7 H% x2 u2 D- y(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432bd0d501824f1afd3):潮剧《严兰贞打破玉花瓶》,……潮剧有句俗语戏谚“恶过严兰贞”,意指“女子枭情绝义” ,当时的封建年代对严兰贞大闹严府的所做所为甚为指责,但父母没有不是,人们觉得严兰贞做得有点过份,甚至太“恶毒”了,严兰贞便成了刁蛮骄纵的儿女形象。# Z5 N+ @" ]& K
吾小友“暮商”:( l& b0 u$ m: c2 ^# ~5 P& t
在看宝卷〈十美图〉,看到鄢荣谒相,兰贞屏后窥见,心生爱慕。后鄢茂卿代子求亲,严世蕃赚鄢荣出身低贱,不肯允婚,兰贞得知,郁郁成病。严夫人探知真情,告诉世蕃。世蕃大怒,暗中恼恨兰贞辱没门风,偷偷叫人纵火烧闺,消息走漏,严夫人为救女儿,只得悄悄前往严嵩府(这两家是分开住的),严嵩真是好啊!俨然是一个慈爱开明的祖父形象。
+ ]" s- ?0 ~( ?9 m4 ?8 l& b书中说道“夫人陈情孙女病,要求公公救他身。严嵩闻言哈哈笑:我非扁鹊神仙临。惟有速传太医到,诊治孙女病可轻。”
4 J" X) \0 E9 p* c1 |严夫人到此,只得说明真相,严嵩的态度是“严嵩点头哈哈笑:原来这点小事情。贤媳放心回衙去,转告孙女放宽心。一切自有祖父在,保她万事皆称心。鄢荣文才人又好,堪为东床相府中。”
7 k! m" c, x/ L; b% L% s4 C唉!看到此,真叫我好不感叹!叹只叹:忠良未必有爱女情,这奸臣倒生舔犊心。
! n2 y; c3 C' v/ u9 e/ q1 p想起了《天雨花》的中左维明,为巩固朝中忠臣势力,不惜牺牲女儿左德贞的终身幸福,将她许同僚好友王正芳之子王礼乾,害了女儿一世终身。又想起了《再生缘》,孟士元夫妇为了逃避抗旨不遵之罪,逼生逼**丽君违心改嫁刘奎璧。又想起了<笔生花>,姜近仁酒醉后答应堂兄将次女玉华过继,并让玉华随继父母远赴任所,从此骨肉分抛。虽然酒醒后姜近仁也有些后悔,但为了顾全自己一家之主的体面及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所谓的礼法道德准则,仍一意孤行,活活拆散玉华母女。4 f( `% W& _3 M7 n/ v) r
在“揪打赵文华”中,赵文华当众宾客面胡须被扯,胡须被扯还是小事,当众失却颜面才是赵文华不能容忍的,所以赵文华原指望严嵩出来说句公道话,“扎回点面子”,没想到严嵩“忖白”:我孙女儿只赅一个,干儿子行情行市,死忒个把干儿子有吊事。因说是赵文华不是。张双档弹词说到这儿语也噱,可以看到严嵩对孙女儿的宠爱,大概也可为严嵩的“慈爱开明”下一脚注。乃稍稍关注史实:
9 X8 i0 O! C. I! N# W0 A(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0186573_0_1.html):严世蕃只有一妻五妾。他的首任夫人娶的是门当户对的南昌版湖人熊家之女。这位熊夫人(1513---1544年)与严世蕃同年,还比他大月份,根据《介桥严氏家谱》的记载,熊夫人31岁就突然去世,……长孙可能为熊氏所出。严世蕃的继娶夫人是安远侯柳王旬之女,生有一子一女。另四位有记载的小妾分别为曹氏、杨氏、苏氏、傅氏,还有一名无名氏。她们分别生有一子。
' F4 @$ @6 i T孙女由嘉靖帝做媒,御配给孔子的第64代衍生公孔尚贤。诸位读者至此应该明白山东曲阜孔府和孔林的门额为何会是严嵩手迹了吧。! ?6 U s3 C, Z; x: K8 c
…… 长孙严绍庆由祖荫中书舍人升尚宝司司丞,是定国公徐光祚的孙女婿,生有二子二女,二子云鼎、云冕均无后。二孙严绍庭由祖荫锦衣卫正千户历升都指挥使提督、西司房官旗办事、赐总春刀蟒服支正一品俸禄,是左都督陆炳的女婿,生有二子二女,一子肃之早夭,一子云从考取武进士,后来贵为一品,诰封祖上三人,有过继一子,世袭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一品。三孙严绍康由祖荫官中书舍人,娶潘氏,生有二子云曜、云升(日字头),云曜有四子迁贵州平淇卫,云升(日字头)有三子,其中一子过继严云从。四孙严绍庚由祖叙功荫中书舍人安福蒙江尚书王公之女,生有一子云丙(日字头)。五孙严绍应过继堂伯严世蕙,娶严嵩大女婿袁应枢之女。六孙严绍?只有生卒年,其它无考。2 }& C8 I1 f! p; n3 R0 n8 b! z
9 a6 }2 G+ x( Z+ Q' X呵呵,“严兰贞”嫁给了孔圣人的后代“第64代衍生公孔尚贤”,后段书中的郡主“徐赛金”,嫁给了严嵩长孙严绍庆,续书《四香缘》中的正头香主“韵香”嫁给了严嵩次孙严绍庭。史实和故事恰恰相反,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说穿了是直头呒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