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点点评之三:配角篇
, t6 [+ R- w# V3 r- Q9 R& S C7 J
( o) D7 M9 z! G- X* S7 i6 d& h2 w7 n) R范仲淹、韩琦:二位老丞相(实际上应该是参知政事)与包公一起组成了宋朝朝廷的铁三角,这个阵容令庞吉一党头大不已,而且从行政能力,政治手腕来讲,他们二老实际还在包公、庞吉之上,可说是官场里的老手了,从狄青二次出山,到五老审攀妃,到破庞庄结案,虽然表面都是包公在做事,但幕后实际上都有二人的身影。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是文人,但都能带兵打仗,这还是有史记载的事,所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可说得上是出将入相,有此二人,是宋朝之福。
' k- H% n* H; m( x; a$ S7 F1 A. ]; E$ ]) O% J/ w2 ?: b3 M
杨宗保、呼延丕显、郑龙、高怀、苗正:这几位是宋朝开国元勋的后代的代表,当然,在包公书里他们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但在很少的戏份中,他们的表现无愧于开国功臣之后,忠良之后的身份。特别是其中的杨宗保,延续了他们杨家男丁为国尽忠的悲壮宿命。9 P6 ^) v7 k. R+ j; h, z3 T8 b* }
# ~. T* Z$ A+ D& N5 q
石玉、张忠、李义、刘庆:石玉、张忠、李义、刘庆与狄青一起被称为五虎将,其中石玉是高怀的女婿,身世颇不寻常,是狄青的重要参谋之一,打仗时多凭其智力,而武力相对较弱。张忠,这个人物多少优点龙套化,形象相对要模糊一些,有点类似于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唯一的“贡献”就是生了个好儿子吧?李义,五虎将里类似于程咬金式的人物,他的戏份在五虎将里也是仅次于狄青的,本人的能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生了个狠天狠地的儿子,谁能够想到。刘庆,是江湖人物在武将中的代表,有点类似于“三侠五义”里蒋平式的人物,轻功很高,善于打镖,但力气很小,综合能力估计与韩彰相仿吧。; Y; N" M( a! i* j: Z D
% q* e, [, [8 |焦廷贵、孟定国:与杨宗保是结拜兄弟,杨宗保死后继续在狄青军中效力,两人都是戆大,与李义类似,都是程咬金、牛皋、李逵一类的喜剧人物,主要起着书筋的作用。焦廷贵、孟定国与李义、李寅并称四戆,这四戆各有特点,有回书叫“四戆齐会”,把这四人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 P6 `, p1 R7 A! ^4 M0 B
; V# ^4 o1 U. L! H
张丹、李寅、张旭、高槐、狄良:这五人,被称为小五虎将,多数是老五虎将之后,武艺比起老五虎将是青出于蓝。但是说书人重点描述的是前两人,后三人的描述则过于一般,未免龙套化了。张丹,张忠之子,枪师白翼良的徒弟,武艺高强,是类似于三国里赵云一类的巧将,投军后成为狄青的膀臂之一,擅使长枪,杀手为“落马金钱枪”,后从枪祖赵登处学到“百鸟朝凤枪”,又从佘太君处学到杨家金枪法,是潜力无穷的一员良将。李寅,李义之子,也是枪师白翼良的徒弟,但因力大无穷,因此师傅教他用锤,是类似于隋唐李元霸式的人物,在狄青取珠旗时大放异彩,也成为狄青的膀臂之一,但为人总是缺跟筋,脑子不大灵活,经常会出乱子,但运气似乎不错,即使碰到危险,往往能化险为夷。张旭、高槐、狄良,也是类似沙僧的角色,性格不鲜明,戏份也不多,也就不介绍了。# [2 A, s, E) Y5 Y8 x' U& b" S
* e4 K, m9 B j, c# o1 x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大名鼎鼎的开封府四旗牌,与包公配合的相得益彰,如同一人,如果说包公是头脑和身躯的,他们四个就是四肢,他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9 V9 p1 f5 g, |+ x
. g3 R$ \1 p) C! t- _
辽邦一梁四拄:在评话《包公》里,也提到了辽邦有“四庭柱一正梁”:四根庭柱分别是:枪王卢真、刀王铁岭、枪师白翼良、赞天王赵克,一根正梁就是枪祖赵登。他们无论是哪个,从武艺、影响力等各方面讲,都是极有分量的,可说是跺脚地颤的人物,如果他们五个能团结一致的,则天下谁人能抵敌呢?可惜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内乱,其中涉及权力之争、利益之争、意气之争,使得他们如同一盘散沙,结果便宜宋朝,看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1 Y* X( u# ]! Q) Y9 z0 f( K. h
* S1 [$ c3 d. {5 F墨利:苏州话乍听之下会以为他叫“茉莉”的。辽邦驸马,狄青取珠旗时遇到的最大的对手,有勇有谋,论智谋似乎不在狄青之下,论武艺,还在狄青之上。但此人时运不济,虽为六国联军总管,但各国各有打算,因此所谓百万大军,如同一盘散沙;自己亲自上阵,想会战狄青,却碰到小戆大李寅,被打的狼狈逃回;在枪王阵亡后,仍然积极组织反击,可惜军中军士反水,结果功败垂成,最后自杀殉国,也算得上是条好汉了。
: Y% a- s8 T, d! u) ^+ l- b" A0 E3 _
郭槐:郭槐这个人物绝对不简单,如果是个品行端正的人的话,他会是个能臣,但遗憾的是他品行不端,而且身份还是个太监(尽管假的),这就决定了他只能遗臭万年了。他通过狸猫换太子,帮助刘妃谋夺了正宫的地位,自己也跟着鸡犬升天,在宫中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最后甚至到了能代王发诏的地步,作为原来的一介小民能够爬到这样的地位,应该也算可以的了,这时的郭槐可说是一帆风顺了。但有句话叫善恶到头终有报,上天给他安排了一个对手——包公,并使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对手把自己送上刑场千刀万剐,使他无奈感叹:既生包拯,何生我郭槐。
+ r. v3 `4 G+ V+ m( ^6 a' M) Y# g2 E; ?9 D: B3 c
陈琳: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中的忠仆,但又非一般的忠仆,他同时还是个义仆,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仁宗皇帝,也就没有后来的狸猫换太子翻案,也就没有包公这部书了。陈琳似乎向人们证明了:太监里面也有好人的,不要一提太监前面就不自觉带个“死”字。, ~' r$ i6 d7 U) M2 ~
# I8 R% R" M/ _
鲍福、展雄、韩通:他们与刘庆一起称为江湖上四条野好汉,鲍福,是他们的老大,本领也是最高的,顾老老一再强调他与北侠欧阳春、云中鹤魏真是一辈的,从镖打韩通出场直至大破庞相府,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大放异彩,风头盖过了任何人,而且更以一人之力把皇帝救出庞府,帮助御林军打退了叛军,之后立马功成身退,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四好汉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展雄在四好汉里本领次于鲍福和刘庆,因此他在书里的戏份、运气也次于鲍福和刘庆,而且还出过丑,比如三中金镖,都被打中同一个地方,连他自己都觉得无可奈何。韩通排名最后,本领就更不用说了,到陈州行刺李太后,被展昭在后面跟着居然还毫无察觉。他投靠庞吉,助纣为虐,最后被鲍福一镖打死,也属咎由自取。
5 j8 n+ V- N# |! o: v+ @6 M% R6 Z
王天禄、孙秀:这两人就是属于超级大炮灰的,是用老衬托狄青的道具而已。他们的老丈人都是庞吉,摊上这样的老丈人,也不知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2 Y- U4 q, ~& K8 e* e' S! t/ x% s2 M: b, v/ }6 `* m
星星罗海、齐冠德、东郭士、东方红:四个番邦勇将,勇则勇矣,可惜都是作为张丹、李寅的绿叶而存在,是小将们炼级的工具而已。
, k1 ?2 e3 W8 G
1 J5 V3 W, t! V* `! w8 L好了,《包公》人物点点评就进行到这里草草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