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评弹知音谈评弹(劳为民)

             评弹知音谈评弹
6 F9 N4 {  _0 o: `2 i, T
            ——记曹禺与杨振雄、杨振言的一次促膝长谈9 C9 i# C- P8 B9 N' U/ \% N
                劳 为 民
2 J0 V9 i9 l5 D2 T
  去年十二月一日,寒潮乍到,北风呼啸。在上海闹中取静的一幢小楼的客厅里,戏剧家曹禺和李玉茹同志跟弹词演员杨振雄、杨振言围坐在取暖器旁促滕交谈。
: Y0 {. a; }) ~& S  “你们二位今天到我家来谈天,我很高兴。”曹禺同志嗓音宏亮。李玉茹同志介绍说:    “曹禺同志很喜爱评弹,对杨双档的艺术尤为欣赏。他在沪期间,正值上海电视台播放长篇弹词《武松》,每次总是要全家收看。前几天,还抽空去西藏书
0 N  i. l  U8 r9 A6 H1 v, U场听了上海评弹团建团三十周年的纪念演出。”" ?- j* Z! b! R1 [, R7 u# ]1 ~; ~
  “对。”曹禺同志接过了话头:“因为评弹艺术格调高,有神韵,刻划人物细腻。我至今还保存着不少评弹唱片。”说到这里他回身对杨振雄说:“老杨,我很早以前就听过您的书。您从前是漂亮潇洒,文采风流,现在是技艺娴熟,炉火纯青。你所起的西门庆脚色虽然是俊扮,可是通过说表和表演,充分揭示了其内心的阴险和奸诈。相反,武大郎是丑角,可是刻划了他那忠厚善良的性格,使人产生由衷的同情。潘金莲罪可诛杀,然而寥寥数笔,把她的演变过程交代得清晰而可信。武二郎这一人物的塑造就更成功了,既有英雄气慨,又富有人情味。我这个人不好流泪,可是听了你们兄弟俩配合默契的《别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听你们的书是一种极高的艺术享受。”/ r2 c9 I# d7 [; e: C2 t9 M8 I% R
  “刘勰的《知音篇》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从小听评弹,听了数十年,爱之深、恨之切。‘爱’,当不必说了;‘恨’,便是恨不生为苏州人,至今还不能真正听懂。可是,由于听得久,听得多,也可算得一个门外知音吧。”曹禺同志谦逊地说:“今夭,你们来谈天,也是我的一次学习机会。”$ I* h0 S. E; J0 y
  杨振言同志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评弹的说、噱、弹、唱、演等艺术手段。曹禺同志听得十分仔细,并不时插话。, ?* M8 B; M( y) i+ z( h
  “你们的噱,不是硬噱头。”/ V* G" f  Q) y- b3 V
  “演,确实也做到了。既能做到转换脚色自然,又没有演尽,给我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搞艺术的人都知道,有一百分的功夫,演到九十分就足矣,这样才能显得从容,有余力。”' y' O1 N. T$ D8 V4 S
  “我觉得除了这五个字外,还有一个‘评’字。你们一忽儿起书中的脚色,一忽儿跳出来以说书人的见解来评议人物和世态,充分表达你们艺术家的道德观、是非观、审美观。评出了真善美,批判了假恶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教育,中国式的‘高台教化’。”* ^5 B( s% N& X$ g4 k; k$ Y# `
  “你们跳出来自然而然,跳进去(按戏剧的说法,就叫进入脚色)天农无缝,与书情融为一体。在评的时候与听众直接交流,其亲切尤如促膝谈心,确实是一门高超的艺术。”5 h' I7 g; W# B' I2 _) {& V
  “正因为你们有说、噱、弹、唱、演,再加上我那姑妄加之的‘评’等独到之法而有别于其他艺术,这恐怕也是评弹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而仍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 S; \5 H! I* x1 v& ]  H6 `# p3 l  “我所来主张‘表意运法’,而不能‘以意从法’。所讯‘意’,就是人物感情、故事结构、节奏神韵等等,所谓‘法’,就是各种艺术样式所特有的艺术手段,‘法’是为了表现高尚的‘意’.这就叫‘表意运法’,‘以意从法’最要不得,否则就变
% w, i) M8 ^: e1 b+ b成耍杂技,洒狗血。”$ o3 r; `* x4 V6 ^5 O& a! w" f
  李玉茹同志与杨氏昆仲很熟悉,她说:“他们除了《武松》,还有长篇弹词《长生殿》、《西厢》,都是自编自演的,我演梅妃,从杨振雄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 z* g( L; ]7 Q/ F8 B  “不敢当,是我从李玉茹老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杨振雄同志诚恳地说。
' n0 v# v: u/ n$ M+ x% U+ S   曹禺同志喝了一口茶,又说开了,“艺术是相通的。唱京戏的要听评弹,演话剧的也要听评弹,戏剧学院的学生,包括表演系、戏文系的学生都要听评弹。话剧虽然讲究现实主义,不能过分夸张,但要学习评弹、京剧的美学观。”4 q/ S2 E$ [9 {& I
  “评弹是祖国的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我曾经请我在上海电视台当导演的大女儿转言他们领导,希望把杨双挡的《武松》录像带妥善保存,并且多搞一些其他老艺人的录像。倘若有条件的话可拍成电影,使优秀的经典的评弹艺术得以发扬、永存。”8 B# T; @# e  `5 }5 p* h
  曹禺同志拿起了茶几上的书说:“我昨天晚上查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杨振雄同志唱腔的评价是高亢挺拔、刚健雄浑、深沉委婉,我认为十分确切。要创造一个流派不容易,但是,一个创造流派的人要永不满足、不断革新,就更难了。可是,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这样做。杨振雄同志就做到了这一点,能根据人物感情的变化,对‘杨调’有所突破。我既喜欢流派,又反对提倡青年学流派。因为你永远也学不象,即使学象了又如何呢?没出息。我主张青年学习前人的革命精神,打破前人的框框,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6 Q8 e/ j5 o4 t4 v  “现在有一种风气不好,不够派的也叫派,成了夸张的、虚假的头衔。绝对不能拔苗助长,青年人切不可被别人三捧两捧就热昏了,拿破仑不是热昏丁,就失败了。因此,决不能忘乎所以。”
. J! p  v1 p% @9 g/ k, v0 _# T  B7 o  “青年演员要读书,不读书是不能成为艺术家的。当然,老艺人要把艺术的真谛传授给他们。”2 H  O9 `  c) c" q; B' @- o
  “还要向生活学习,要能吃苦。古今中外的名作家都是在年轻时受过大折磨的。如托尔斯泰到晚年还要与农民一起生活,来一个‘自我完善’。他八十多岁了,还要带了一个老仆人外出,后来死在一个小车站上。他还不是一个马列主义者。”* N. P/ g% B9 E& o4 }- b. h
  “我今年七十二岁了,还想活动活动,老杨啊,我很想知道,你每天还在练功吗?”: @7 W! U( F8 M. R# q* |
  “练。”杨振雄同志回答说:“我每天练功,还练踢腿、扩胸,这样可以增加肺活量,唱起来声音可以雄厚些。”
0 \/ N* T2 g& ?3 X# R  “对啰!青年演员更要天天练功呵。”曹禺同志起来坐在沙发的扶手上。“陈云同志说要‘出人,出书、走正路,保存评弹艺术。’这根重要。老而好的东西,不要丢掉。新书要写得入情入理,符合真实,不要粗制滥造。青年喜欢听新书,但也要争取青年听懂传统书,使他们听了你们的书能提高民族气节,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 a8 E2 {- Z, Z: R% Q) g, e  他们足足交谈了一个上午,正是常言所说的“人逢知已千句少”。# N8 x2 u) u/ z4 T; Z2 N
  老一辈的艺术家,如此热爱、关怀评弹艺术,决不仅仅出于个人的艺术偏爱,更多的是为了使祖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继承和发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这是三十多年的谈话了,至今仍有启迪,尤其是现在的中青年评弹演员。不要“三捧两捧就热昏了”。

TOP

一席对话说中了评弹艺术的真谛。
不倒老翁

TOP

三十多年的谈话了,至今仍有启迪,

TOP

现在的文艺界领导是不是还这样认为?
沪上评弹迷

TOP

谢谢提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