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看评弹演员化装、服装有感(华君武)
[打印本页]
作者:
芦花猫
时间:
2013-1-15 21:03
标题:
看评弹演员化装、服装有感(华君武)
看评弹演员化装、服装有感
& F5 [+ s! P% O
华 君 武
# w" I! \; H1 u$ W
从青年时代起,我就爱听苏州评弹。一九三八年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当然听不到评弹,记得文化大革命前,快到午夜十二点钟,北京居然可以听到江苏电台的评弹节目,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再就是出差江浙,有机会就听听评弹,评弹的音乐一起,浑身细胞都感到适意。我只是喜欢,并不内行。
2 ~9 ?9 o: `' H
评弹是我们汉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在抗战前,无论在上海或者苏州,只要一进书场,就充分感受到这种中国气派、气昧,它的音乐、.说唱、表演手法、评弹演员的化装、服装,乃至风度(台风),无一不使你感到,这是我们中国的。当然也有不好的,在书场里买小吃,鸭翅膀的骨头,西瓜子壳吐得满地,随便讲话,随地吐痰,书场秩序并不好,这些,解放以后都有改进了,除掉随地吐痰似乎还在继续。
3 F+ L( |/ g" i- O( @/ Q
近年在昕评弹时,也有一些感想,提出来请评弹演员指教。
L9 ?1 }7 v# H7 O) V
一是演员的化装,打扮。中国人是东方人,有东方和中国美的标准,西方人就有西方美的标准,但是我们有的演员同志却去模仿西方人的化装,睫毛长长的,眼皮蓝蓝的,嘴唇血红的,甚至衣服和色彩都使人感到是“新潮派”.我在今年四月上海《新民晚报》画的《中西结合》漫画,就是有感而画的,请演员不要生气。我认为评弹演员除了用艺术来感染、教育观众外,台上的化装、衣着式样也同样在提高观众的美的欣赏水平。至于演员平时的穿着打扮,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和选择,也无须别人来指指点点,我说的是在台上。
6 F! @% x* X7 ^% E1 e" Z8 [
二是每逢冬季,江南的书场,很多是没有取暖设备的。我从北方案,穿得厚厚的,坐在书场里还感寒气。可是为了演出,演员们还穿得那样单薄,有时看到她们用手绢在悄悄地擦一下鼻孔,我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敬意,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歉意。其实,穿一件丝棉袄又何尝不可呢?我又想,中国画里,也有画美女赏雪的,戏剧里也有出塞的王昭君,披着一件猩红色的斗蓬不是既有民族的特色也很美吗?如果披上一件斗蓬,手挥琵琶或三弦,真是漂亮极了,这叫实用和美观相结合。
) ~ ]9 Z6 E. Z( {2 W! i4 J2 u
男演员如何办?我还想不出来。长衫.千部服,似都不理想,好在我还没有看到穿西装的男演员(相声演员已经出现了),就只好将就过去了,但是化装上也有把脸搽得太红的。
1 n1 b; _; |7 c' R7 T
一九八二年四月于北京
作者:
cyhtxxs
时间:
2013-10-10 16:49
谢谢管理员提供
作者:
莹馨青山
时间:
2014-10-1 10:34
厉害!强~~~~没的说了!
% e6 M' ^9 x4 W- i" z* C
: X2 \# g+ C- U3 A! h
. R% r9 u, ~ B' u/ L& ]2 s; v
4 `0 K" ?" X+ a6 y
5 m! h2 N0 I6 y
! w- E3 k5 }0 ~% J# O7 J
3 ], J& G) A H0 e7 F% x
" @: L2 k* B$ v3 F$ Z
3 W* u8 D/ j' o7 V2 l6 P! C
5 ?1 T0 s7 j1 S( s& q( {8 v
4 n) R' O/ {! r7 H
2 t" U- Q" J- L8 ? c
3 I& s$ A4 H6 o8 }
普林艾尔
http://www.preair.cn小店出售各类空气处理设备,淘宝店铺搜索“方凌电器”就可以找到。
作者:
长莉8594
时间:
2016-8-25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评弹戏曲论坛 (http://pingtan.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