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钏缘》中提到几个唱本(四)
5 y/ u X& P- f) P% C, o
- \( i7 c) U: Y4 W P; e8 M小说《五虎平西南》分《五虎平西》(狄青取珠旗)、《五虎平南》(狄青征南蛮侬智高)前后部,木鱼、潮州歌册均取袭之,弹词只有前部《珍珠旗》。5 I ~2 B( X' U# `6 \2 R
潮州歌册自《五虎平南》后又衍生出讲狄龙、狄虎“小五虎”的《五虎征北》(五虎征北大破群仙阵)和《慈云走国》(狄龙、狄虎下棚平北)来,《慈云走国》实际讲的是“宋徽宗出身传”,此书网上有“小说版”绍介较详(https://www.vrrw.net/wx/11912.html):
. z7 N1 T+ S# r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后宋慈云太子逃难走国全传》,一名《后续五虎将平南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又名《后宋回龙传》。八卷三十五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福文堂刊本,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友堂刊本;清道光二十年(1840)坊刊小本,藏南京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福文堂刊本。
; o9 U/ ^4 f: L% [
% R& h3 i- i' Y. y, f 宋神宗时,左丞相陆云忠,长女适东平王高勇,次女为正宫昭阳,一门显耀。子陆凤阳奉母命进京省亲,闻右相庞思忠之子庞云彪强抢秀才之女王玉兰为妾,怒将庞云彪打死。陆丞相押子登朝,司马光、韩琦奏请开封府尹包贵审理。包贵系包拯继子,素称鲠直,受理此案,甚觉难办。乃先命夫人归隐本土,又赠银令陆公子逃亡,己则吞金而亡。庞相见其遗下奏本,劾奏陆相纵子行凶,即将此本焚去。陆相与庞相金殿相殴,误中神宗额上,神宗大怒,将陆相绞死,陆后贬入冷宫,兵部尚书寇元即致书高勇(高怀德之后)、郑成(郑恩之后)、呼延庆(呼延赞之后)、狄龙(狄青之后)、杨文广(杨宗保之后)五位藩王回朝保救陆后。陆后于冷宫中产下太子,寇元惧庞妃陷害,将太子抱归抚育,而以他人之女代之。神宗怒,即将陆后绞死。高勇入朝,责打庞相,郑恩等亦因羞辱庞妃,均被收禁天牢。6 Y, [9 H1 B2 ~" W& X
陆凤阳逃出京城,于路投伏波神庙歇息,神祇指示直走西北,勿向东南,且赠钢鞭一双,授以鞭法。过铁裘山,得遇故交张梦虎,恰梦虎又娶玉兰为妻,感其相救之恩,邀之上山,拜为异姓兄弟,招兵买马,待时复仇。
$ T/ R( I# j* `: s, J+ ~ ]善善国主狄虎得狄龙夫人殷氏书,欲兴兵伐宋。太后曰不可,主张以朝贡为名,会同五路藩王兵马杀进汴京,诛杀奸党。狄虎乃托国后王兰英监国,自与太后带雄兵十万,到山西太原与殷氏相会,遣使往汴京呈送表文。神宗赦出五王,寇元因将太子之事说出,与潞花王等一同至寇府见太子并国母血书。血书上写,因生产时一朵祥云照下冷宫,故名太子曰慈云。
: A# c, J' L: z- ^ 高勇道经铁裘山,告陆凤阳真太子未死,嘱其招军操练,为国除奸。庞国丈派镇国将军韩成彪往捉陆凤阳,为所擒杀以祭国后太师。庞相又保奏岳全忠带兵征讨,岳不忍绝忠良之脉,诈病不进。庞相命种谔代印,子庞云雄为参谋。种谔深悯忠良之后,与陆凤阳战,诈败,后陆凤阳得紫纲、岳全忠点醒,孤山死守,实为下策,乃与张梦虎一同逃走。 至山东,投刘迪庄上,为其女刘丽容驱除邪鬼。 往登州双龙山访李豹,一同落草。 又接刘丽容到山成婚。
( e* i* G6 p& E4 l/ V# D 寇元之舅冯陛为通侍婢事,往庞府出首寇元私养太子。寇元命心腹家人周勇夫妇携太子奔逃。神宗因将寇元打入天牢。神宗由是思忆成疾,潞花王进见,神宗深悔昔非,重托孤儿,赦寇元。神宗崩,哲宗登位,大赦天下,唯不赦慈云、陆凤阳、张梦虎三人。
: Z* J6 W( {' K& c 周勇将太子冒为己子周英。周勇死,太子只得佣工为牧童度日。周勇妻贾氏复得一病,临终乃以实告。太子为葬贾氏,卖身石俊家为奴,石俊收为义子,改名石英,延请名师教授。太子梦中得太祖传授拳艺,因梦中呼太祖,石俊盘诘,方说出真情。石俊将女凤鸣许配太子。指挥孙玉闻太子消息,点兵往石府捉获,押送来京,道经双龙山,李豹、陆凤阳活捉孙玉,救出太子。: v' j7 X% h- r
哲宗闻之,有爱弟之心,无奈庞太后当朝称制,命范正平征剿双龙山。庞相次子庞云勇为先锋,大败,范元帅斩之,率众投降上山,保辅太子,共同诛奸。太后又命庞清兴兵十万征伐,庞清为庞相之侄,自思难以投顺,临阵不许一卒跟随,听凭陆凤阳打落尘埃而亡。后庞相命金霞仙道人施妖术,陆凤阳为飞龙镖所伤。太子遂乘船逃遁,遇狂风大浪,将舟打折中桅,随风飘流而去,遇安周平等救,为牧童。日久渐露其为慈云太子。安周平听信妻言,欲往出首,瑞兰小姐改扮男装告知太子,二人逃走,中途失散。太子遇盗,乞丐求食,为巡按御史程光带回开封。小姐玉霞愿托以终身,太子以陆后包裹血书龙凤白绫相赠,暂为表记,真情遂露。程妻杜氏乃修书招族弟怀庄府镇台杜景,杜景领兵将太子带回营中,又为其妻郑氏放走,遇赵普之后赵彦龙,拜为兄弟。至潼关,君臣大会,扯起“为国除奸”大纛,各府州县,望风归附。高王修书五王会兵,狄王段夫人又破了妖术。太子修书潞花王,潞花王面见哲宗,允其入朝捉拿奸佞。庞相欲篡大位,战败被擒。慈云还朝,封为楚王,哲宗崩,传位于楚王,是为徽宗。
: r R; j- O- n" d. f! I+ S8 \# i( M
歌册在《慈云走国》后接《双退婚鸾凤图+紫荆亭》、《轘龙镜+红书剑》,讲南宋的成立,再接《宋帝昺走国》,讲南宋的灭亡。2 c* g( e) H) E h f% U
前文误“韩廷美”为 “韩琪子”,书中实说他是“韩世忠的儿子”。述“韩琪和韩琪儿子”故事的弹词有《昼锦堂》。历史上“韩琪”和狄青约同时,一文一武,但因为“韩琪”是文臣,所以为“狄家将”名气所掩,史实中“韩琪”地位远高于狄青,可参《狄青与韩琦的矛盾_》(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149ada90102w8ht.html)。又:: T6 m# ]! T |! z6 s' s7 j
韩琦历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英宗病重。韩琦作为宰相,又有考虑立储之事。他向英宗劝道:“陛下久不视朝,中外忧惶,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英宗同意,立颖王赵顼为皇太子。次年(1067年)五月,英宗病逝,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 f2 X( ^# n! `; ]$ p& e! k可见其位重不是狄青可比拟的。' p+ G4 M- c4 H0 j
* O, u8 t' z" |' @前文“慎王”、“田王” 、“滇王”之辩,是基于潮州歌册《双退婚鸾凤图》是小说《五虎平南》(狄青征南蛮侬智高)的续书线索而言的,全凭记忆,不免有差错,今撰此文,又复检了一遍:% E5 v% G; ~! g1 w
潮州歌册“慎王”作“田慎王”,简称“田王”;弹词作“田近仁”(同治十一年壬申/玉烛山房刊本、弹词叙录),但见周良抄出(同治十一年壬申/立文堂刊本、弹词经眼录增订本)回目中也作“田慎王”。
( M' \/ }( j1 f$ M
5 I( W! q" y, N$ j惟未见原书,不知“田慎王”是否又叫“田近仁”?容后有见再说吧。总之潮州歌册“宋运传”的线索比较清楚,为了转入“小五虎”的《慈云走国》,从“大五虎”的《五虎平西》就开始就有意识地改编小说情节了,肖少宋《潮州歌册研究》:, b% [2 }9 M1 A$ ]7 r9 I, c0 ?6 v
此歌册(《五虎平西全歌》),上承《杨宗保归天》,下接《五虎平南》。歌册改编自小说《五虎平西前传》,二者回目与诗赞全同,歌册在回数上略有删并。将小说1/2/105/106并为一回,删103/104/106、/110/111 五回,所以小说有112回,歌册只有105回。( B4 a9 a+ A! q) C* U
$ I/ }# i$ f" ^+ g8 X$ j/ D( P# r所以《慈云走国》后的续书大概都是在小说《五虎平西平南》之后才出现的,《鸾凤图》、《轘龙镜》应该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