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说,《玉蜻蜓》是一部青春偶像剧,你想呀,没什么戏份的第一男主角金贵生,出场时十六岁月,形象风流倜傥;三位男配角,文宣、沈君卿、沈方,时年十六;二位女主角,金大娘娘与志贞,十六岁;女配角沈氏三娘与方兰,也是十六岁。这部书的主要角色,都是十六岁,就连第二男主角元宰担任主演角色时,依然是十六岁,这部书根本就是《十六岁的花季》大明版。
+ R" W% x. G& x6 M) u3 B" N3 J _
, S0 P" S# J1 l ? f' |! j 前面说到第一男主角金贵生没什么戏份,严格地说,应该是在长篇弹词中没有什么戏份;更严格地说,则是在解放后的长篇弹词中没有戏份;再再严格地说,是在那个年代结束之后,重新开放说旧书时没有戏份。我听过一些一九二三十年代的录音,那时别说金贵生如何进的法华庵,就是“云房产子”中连如何接生都有唱段……. g: q4 l! @5 I3 K
G1 j8 J4 T: D9 ? 我想,如果改编成电视剧的话,第一男主金贵生的戏份一定会有很多,如何与小三志贞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过程,就可以拍上好几集,算了,审批通不过的,全剧三观不正,允许说说书,已经很好了。
' H" Q# A5 R; S4 z% S6 J5 h7 N3 b
《玉蜻蜓》是一部相当苦情的书,另一部是《杨乃武》。在《玉蜻蜓》中,几对夫妻失散分离或阴阳阻隔,有金张氏思夫,沈氏三娘悼夫,方兰思未婚夫,志贞悼夫,还说不清悼的是“假夫”?“情夫”?“奸夫”?除此之外,沈方哭更,苏婆代死,元宰认母,厅堂夺子等等,都是相当悲情的回目,哪怕就是火烧豆腐店、徐公得子、长江遇盗等,同様也是生离死别……
) H8 @. r' ?! @
0 g8 R& C* { Q, W 一部全是悲情的书谁要听?听书是来享受的,又不是来哭的,只有在特殊年代才会有忆苦思甜全场痛哭的闹剧。噢,对了,快要有一系列全场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的事了,形式已经想好,剧本正在创作,演出排上计划,大家安心等待。
6 f4 G3 M# V1 d' G: f, r: G, r0 u+ l8 I! I
书,不能这么来说,书要讲究跌宕起伏,于是《玉蜻蜓》中穿插了大量的让人轻松一下的回目,醉打巷门、骗上辕门、问卜、关亡、文宣荣归、君卿归家、看龙船等,都是让大家开颜捧腹的书目。
. m) o- |( v. q- F
" P4 s0 ~" Z5 R. |8 V: H4 S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的一回谑头书,这一回,发生在经过改编的《玉蜻蜓》的较前面,改编后的书从文宣求情开始,至于男主角金贵生与第二女主角志贞的爱情故事,虽说没有只字不提,也只是被一言表过了。
) H. x B+ ]3 {
) k- b7 O8 ?3 C, ]/ e# s1 z 故事发生在一家有卖生煎馒头和鱼肉双浇面的饭店里,店中二位老友相见,年轻者发现老者显有病容,询问之下,乃知是因气伤身,细说原因,方知是猛门人金大娘娘,也就是男主角的正经老婆所做的各种蛮不讲理的事情,路人愤而不平,因此得病。书中年轻人解劝老年人,老年人用一系列的“要是实梗(那样)我嚡(也)就勿气哉”来回应年轻人,最后引出二人商量着要“发匿名贴子”的事。4 K( X4 e1 ^) t2 T. Z$ c
" J! u' v% Y$ |. Y' Q 先让我们来看看金大娘娘到底做了点什么猛门事,她先是与老公吵架,气得老公离家出走,久而未归;然后怀疑是老公的书僮文宣“得贿藏东”,故意不把她老公的行踨说出来;接着就是拷打书僮,天天打,一天还打几顿。
7 w4 u% p6 a f0 ~3 U; P2 w
/ P& ]3 S& R3 G4 q# U 由于始终不知老公下落,越发怀疑书僮,竟要把书僮送官活活打死,于是书僮去金大娘娘的父亲那里求救,金大娘娘回娘家,先是打了山东老妈子,又与父亲大吵一场,醉后归家,路过北濠兵库府,叫轿夫打开巷门,又打开墙门,闯入其父其夫好友的沈家,借酒撒泼,打浦氏二娘耳光,打碎古董玩器不计其数,又揪断老好人沈朝东胡须不少。+ B! u! ?3 }1 E5 y
* ~5 n# F$ |- P5 r
及至第二天,沈朝东命看巷门的冯德登门道歉,带去十六色礼物,原意乃是羞臊娘娘,不料娘娘命“照单全收”,门房更是把“单”理解成了“担”,连扁担都没让人拿回去……
. X$ g5 `9 ~! k7 N% Q1 f+ s# M, y# z7 y0 z6 A( \, t
在发生了这许多的故事之后,就有了前面说到的二位小人物在饭店相遇相聊相商的事情,他们决定要发个匿名贴——无头榜。
4 C2 y2 B- z% C8 t# z/ P
4 u! @: l& f$ C2 Z& u 苏州话把匿名大字报叫做“无头榜”,“无”字读成“呒没”的“呒”,《红楼梦》中贾府就被人贴过。二位小人物商量了半天,最后写成了这样一份无头榜:, `' K/ z. p: r8 F
! P* x1 o/ b+ @ f. g3 q Z( m, I9 y$ v+ f& t+ U& y
. L( q4 t3 P$ D% E* I" B# E
南濠金门妇4 P, [$ O4 `) w5 }& @0 Z4 x
吃酒装糊涂) [/ _6 u* h1 W# l/ o. w
巷门侪打坏 J; |3 n z: f
大闹兵库府3 h; k, ~: p- x6 z: D
欺负沈朝东
. f" C; l7 Y% J' I3 | 扳脱白苏苏6 Q9 G5 G5 x) c% ~1 e7 G! r- }
动手打二娘( M% ?. i$ E0 J" w9 P0 f! Z! p3 f/ T( ?
赛过强盗婆, t) u- e/ f" J) F2 R/ [- u
礼物照担收
" `; _( q/ \0 s, J- @ h 撸撸一得过; R. R6 C7 m' G: G1 F, d
气得家主公
. y7 u$ f/ c$ s% p4 S2 }+ @! M 勿肯转门户2 ~( K1 z, J' m6 W' F$ y2 E. T1 b
冤枉文宣仆
. q6 f' D9 x% f 日朝吃屁股
1 g2 q* B7 F( P3 x% e1 M) U 送官来办杀
$ g& x* l$ F$ S6 z) D 活象雌老虎1 a4 Y4 o" i+ V% ]8 e2 W$ N
. k1 K' d/ b# `5 }5 H& r, I
(南濠,苏州地名,读作“南咬”;“侪”,吴语,全;苏苏,吴语,胡须;撸撸一得过,犹谓“全拿下”之意;转门户,回家也)
( G0 H+ ?' j: i! ~3 k0 Q2 q# G- T" ?# q* m' M# p
最有趣的是,这二位“看出丧不怕殡大”的家伙,为了让自己创作的贴子传播得更广,居然想出了一个“有偿转发”的主意,他们在无头榜上写下了如此的脚注:“仁人君子 照抄一张 身体健康 抄满十张 褔寿绵长 抄满百张 子孙满堂”。/ V. C5 t% J/ Y; H
" r/ v$ R/ Z& V: x/ o* q 无头榜一贴出,大家争相传抄,结果一夜间,苏州城里贴得到处都是。金大娘娘的父亲吏 部天官听说后,叫苏州府台处理此事,你想呀,离休的组织部长叫现任的苏州市长负责删匿名贴子,那效率不要太高哦!5 e r, |" ?, Y8 D7 i
7 k8 Z1 E5 W/ }; z) S+ K. D3 O 可是删贴再快,也没有网民转得快,结果发生了“日里捉了夜里贴”、“城里扯掉城外贴”,不承想,越捉越贴,越撕越多,甚至还有了“衍生贴”。4 }7 l5 a, y1 q( [9 _( Q
8 S) l: w0 p( U8 \1 C! {/ r" q, \
当时的人,不是人人会写字,有抄不全的,干脆推出了漫画版,无头榜上画一只雌老虎,老虎就是金大娘娘,老虎尾巴是大丫鬟方兰,四个爪子是边上的四个小丫鬟,老虎牙齿是门房周青,老虎眼睛是老仆王本。漫画版的效果与文字版更好,传播更广。' K/ a. B" H! e8 C) G/ R
2 A: P8 ]1 A: ?. G
无头榜贴出之后,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照书中说法,娘娘心知出了大事;就连金家的仆人,原来都是“狠三狠四”的,如今出门到处被人“指指戳戳”,只能“低着头走”,因为“压力实在太大”了。1 Y$ |1 J- Z: g
0 T4 `- L0 l0 n# c
无头榜越传越广,竟至完全无法删贴,最后传到苏州郊区,也就是虎丘之外的法华庵——金贵生藏身的温柔乡,最后病中的金贵生得知无头榜的内容,旧病复发,一命鸣呼。
& F0 F: ?% d: k* G( z4 t. A. K/ Q) e' h5 c
这就是《玉蜻蜓》中盲目删贴的维稳故事,乱删贴是要死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