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听张效声《英烈》有感

终于,张效声先生217回的英烈听完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听的比较全的英烈书了。张先生也已经驾鹤西去,这217回书可以说是他留在人间的宝贵财富了。记得有朋友跟我介绍,张先生的叔叔兼师父评话大师张鸿声先生,在说“英烈”时,鉴于当时与他同说此书的艺人有数十位,因而张鸿声从观众需求着手,大胆创新,把原本近三个月的书目精编压缩,受到听客的赞赏,因时人以飞机是速度最快之物,故张鸿声获赠外号“飞机英烈”。对此,张效声先生曾经形象地做过介绍,说传统说英烈书就像“吃蟹”一样,每只蟹脚的每一节肉,都要吃的干干净净。而“飞机英烈”则是主要吃个蟹黄和蟹钳的肉了,其他地方就不细吃了。作为“飞机英烈”的传人,张效声从1944年跟叔父张鸿声学说《英烈》,在数十年的演出生涯里,对于英烈这部书有所改进,创作有《逼煞胡大海》、《走马换将》等新段子,可惜这些新段子在217回里没有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_1 X1 i1 _( m; a5 v
笔者有幸,在听张效声先生的书之前,还在网络上得到了张鸿声先生的演出本《大明英烈传》,因此在听张效声先生的书时,时不时翻出《大明英烈传》来对照比较,看看叔侄两个的书到底有什么差别的地方。结果217回听下来,大的差别没有,如真要说有差别的话,那就再套用“吃蟹”的比喻,如果说张鸿声的英烈是主要吃个蟹黄和蟹钳的肉,那么张效声的英烈就是在吃个蟹黄和蟹钳的肉之余,把蟹脚再嚼一下,再嚼点味道:几条支线,如朱标下江西、朱元璋烧香等情节再润色一下,几个人物如胡大海、傅友德等塑造的再丰满一些。特别是胡大海这个角色,在《大明英烈传》还有几分莽撞,容易闯祸,甚至还有几分不知道天高地厚,例如有意无意地挑拨常遇春和花云的关系,最好造成花云牺牲;打浙江时擅自杀死方国珍的弟弟方国英,差点酿成大祸等等,让人觉得有点可恨。到张效声的书里,把胡大海这些缺点都弥补了,就只是一个机智、圆滑、狡黠但外表粗鲁的福将的形象了。$ h% t/ @4 ?7 M5 R$ c4 Q: T
再来说说张先生217回书的结构,这217回书总体感觉是前紧后松,前半段,从“反武场”开书到“牛塘角”,这部分内容共有100回书,说的很是紧凑,情节也比较紧张,对照《大明英烈传》演出本是前44回,进度大约是:演出本1回大抵相当于音频2.3回。的确有“飞机英烈”感觉。但是后半段,从“战太平”开书到“灭江西”,陈友谅死,这部分内容共有117回书,对照《大明英烈传》演出本是后30回,进度大约是:演出本1回大抵相当于音频3.9回。说的是有点拖沓冗长,听上去不像“飞机英烈”了,倒像是“汽车英烈”,其中典型当如傅友德大战岳能的“六战”,演出本是两回,但音频却是说了足足10回,同样类似的情节再请他书里也出现过,如《岳传》里种师道和完颜乌骨几的“六战”、《包公》里张旦与东方红的“六战”,但这些书里却是不拖的,笔者听过曹汉昌和顾宏伯的音频,一般都是说个2到3回差不多了,不大可能说10回左右的,可见小张先生这后部英烈的确是过于拖沓了。而且还因为前面的额拖沓导致最后草草结束,最后一段书叫“灭江西”,但是由于前面拉的过长,导致后面来不及说了,《大明英烈传》最后一回“三次川兵出”介绍了川兵如何三次出场,“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如何同归于尽,五散人如何破九节铜轰炮,陈友谅如何归天的,这些内容在音频的第217回里要细说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表书表掉,这未免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笔者曾经听过田连元先生的评书《刘秀传》,感觉跟张效声先生的英烈很相似,也是开头说的很详细,最后草草结束,田先生的《刘秀传》带解昆阳之围就结束了,之后只是草草地介绍了刘秀称帝后发生的“强项令”的故事。无独有偶,小张先生的英烈也很相似,到陈友谅死结束,之后草草地介绍了朱元璋称帝后惩治常遇春的悍妇的故事,用他的话是为《林子文》(一部讲述常遇春后代的书)种根,但对于广大听众来说却是个遗憾。, w9 X* }- a2 C5 k$ y. b
最后,听了张效声先生的英烈后弄清了以往混淆的几个概念:$ e+ g4 d2 t  g2 t7 O
一是到元朝的“四庭柱一正梁”,过去一直认为是,枪祖宗伯颜图、刀祖宗赤福寿、刀王葛耶先、山东王宝宝为四庭柱,太师脱脱为一正梁。现在知道枪祖宗伯颜图、刀祖宗赤福寿、刀王葛耶先、老驸马李金荣为四庭柱,太师脱脱为一正梁,山东王宝宝本领虽好但仅是元朝的地方军阀。" V# @! `1 m4 ]& Y3 D9 T
二是红营七貔貅将:“神貔貅”李林、“勇貔貅”沐英、“飞貔貅”胡德济、“戆貔貅”左成龙、“盖貔貅”蒋干英、“巧貔貅”李文忠、“智貔貅”平安。原本李文忠是属于虎将的,后来却成为貔貅将了,为什么书里这么安排也无从得知,笔者私下揣摩:在经历了鄱阳湖大战后红营将领重新洗牌了,毕竟此战红营损失了三十六功勋,原来的荣誉称号或编制已经不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再加上李文忠日益老练成熟,由虎将上升为貔貅将。4 \  j' {' \0 d& H0 \
三是五散人,这五人代表英烈书的武功兵法医道的最高水平,但笔者由于受到金庸的影响,一直认为是这五人:彭莹玉、说不得、周颠、冷谦、张金箔,但听到后面才知道是:周颠、冷谦、张金箔、葛可久、铁冠道人这五个。
* t1 x$ J: [( Q& g3 d四是元朝三条枪,书里提到元朝有三口刀和三条枪,三口刀没有问题,是指刀祖宗赤福寿、刀王葛耶先和金襄王铁木耳拉拉汗,三条枪原来一直认为是“枪祖宗”伯颜图、“枪王”方国珍、“铁背鼍龙”朱亮祖,后来才知道,方国珍反叛后,三条枪应该是“枪祖宗”伯颜图、“银王”伯颜启元、“铁背鼍龙”朱亮祖。( [) I7 S0 H" |/ o
五是张胜祖的本事,原来以为武力很高,能够与王宝宝较量,但听下来才知道至多跟傅友德、豁鼻马多尔衮辈相仿。$ V" |9 _+ Q+ q6 `1 j- ^
六是龙门战诸王是蕴含着武力排名的,四大邦的将官是四川最牛,其次浙江,再次姑苏,最逊江西,因此四川将战王宝宝、浙江将战伯颜图、姑苏将战葛耶先,江西将战野圣王,本身蕴含着王宝宝大于伯颜图大于葛耶先大于野圣王的意思。& ^: U% F# T; ^5 I7 ~
最后都没有弄清楚的,即是对于常遇春的态度,从前段来看,基本是捧常的,尽管他本领很高但不算最高,但风头总由他来出,象马跳围墙,叫反武场;三冲卢沟桥,三打采石矶,杀死刀王等事情都是由他来完成的。但从常遇春担任三路元帅之后,却是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战场是屡屡受伤,用兵乏善可陈,一生都生活在鼍龙枪的阴影中,直到死,而且还超级怕老婆。真弄不清楚说书人对于此公到底是持什么态度。' M2 z7 K+ F. R8 A% ^8 r
还有就是传说中的金狮上将军王弼,网络上零零碎碎地提到这个人,在三打姑苏时出场,手使一条方天画戟,红营里最厉害的七貔貅将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后来被朱元璋收服后,在后期灭元朝一统天下的战争里立下汗 马功劳。可惜此人始终没有出场过。
6 b9 U1 s* M( o关于张效声先生的英烈的感想,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今年春节前后,笔者曾经写过一个苏州评话系列的文章,里面也包括了关于评话英烈的篇章,就叫《苏州评话杂弹:大明英烈传》,现在再回头看看此文,漏洞颇多,失误不少,今天写这个关于小张先生的文章,也算是对于以前文章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谢谢分享哈! q8 V- Z: K+ ]( P% M8 }

, c( E0 w* A- o4 v# K+ s; \
2 s3 q9 J+ `7 o2 ^: o: P- M; E% O) ?# C& @! K9 B: p

8 Q8 N/ \$ L" C8 p4 @% G( D0 q- D

% k* c: N$ L8 z; ^. P4 E$ Q7 M5 Q# U" n4 G. f" _; F
" t. i2 `% M- u$ k2 ~; W2 o/ @
7 K4 e0 |0 I" r5 i, C6 t) U7 C

- g7 b% e( `: C2 f$ x+ V% I* u* n$ J* v% |

1 T1 [3 V' _% I( l6 e! [我不允许任何因素来破坏我好不容易调好的心态
6 K. j; q/ c# R4 Y% i- O
0 i* r5 @/ M+ n: ^$ c$ U  N4 \川岛除湿机  http://www.kawasima.cn小店出售各类空气处理设备,淘宝店铺搜索“方凌电器”就可以找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