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白雪遗音》中的弹词《玉蜻蜓》勾冗

《评弹通考》引《茶香室续抄》:
. Q; D  f4 ]9 U* F* n: V周栎园《闽小记》云:闽县林太守元美,永乐辛丑进士,子泉山公瀚,谥文安,以大司马改南冢宰。…… 会城人常言,文安公方建屋,梁横于户,侍女骑而出,匠詈之。女曰何异,阁老尚书不此中出耶?…… 此女之语,今俗行弹词中,有袭用之者。( p2 |5 B7 u& X2 q
案《评弹通考》未察此“袭用之”之“俗行弹词”为何?遂名之《佚名弹词》。按此佚名弹词实即大名鼎鼎的《玉蜻蜓》也。故事: 金大娘娘听信馋言,认为男人不归,是风水不好,因而大肆改造门庭,适婢芳兰偶出,骑跨梁而过,匠人以为不洁,芳兰因有此袭用语:1 f- _1 l0 |3 h+ e8 n1 [
芳兰姐,好喜欣,到处观瞧到处睁。不管高低平平路,周围步转好开心。他偶然在着梁头跨,匠人一见叫高声。(白)阿呀勿好哉,故个梁头浪,那些跨哉?故个大姑娘真正莽撞朵。王总管 呒 是看见个,日后有啥三长两短,勿关得我个事㖸,咳芳姑娘怎么如此不小心?这丹桂厅乃是花园的总屋,娘娘是取其兰桂森森,以为子孙之兆。如今你跨过梁头,倘被娘娘知道,如何是好?什么大不了的事,大惊小怪,就是宰相王候,都是妇人生下来的,自古百无禁忌,就是娘娘知道,也不妨的。(唱)好个芳兰甚横蛮,一头言语即回还。(《玉蜻蜓后传•第四回•造屋》)
: J5 Z, ?5 ], ?) c5 `' f5 @- e( x4 y
《弹词叙录》载《玉蜻蜓》三个版本:
. t: y8 S# B" `1 h* L1 O) }○1 《古本玉蜻蜓》  o0 W1 ?4 y  y; Q
○2 《节义縁》
0 e! P6 \; E8 I% W4 H3 k○3 《芙蓉洞》:10卷40回,题陈遇乾原稿。北图藏道光元年辛巳(1821)刊本,有“杨秋亭”序,当是初刻。  y, c4 z5 q- o
% b4 W6 M; S. b, s$ `
《古本玉蜻蜓传》,一名《新刻时调玉蜻蜓》,又名《唱口秘本玉蜻蜓》,十集二十卷 ,每集有七言联目,不署撰人,琴天阁梓行(四本)。又《新刻玉蜻蜓全本》,八卷三十四目,目二言,无回次,不署撰人,邓氏开益堂刊本,扉页题姑苏原本(八本)。此二本虽词句、卷数、回目各不相同,但内容却完全相同,故不分列,作为一书叙录。  (《弹词叙录•玉蜻蜓》)
7 ]% |  r4 j. e% h8 D- y. I# A- S" m/ n4 c# e7 R
盛志梅《弹词综录》著录“郑大”藏杭州云龙阁 刊《新刻玉蜻蜓》(题签题《古本玉蜻蜓传》)8卷4册,有序署“已丑(乾隆三十四年,1769)荷夏中浣大成主人挥汗题于云龙阁中”,盖即“琴天阁”本。可知《古本玉蜻蜓》当刊于“乾隆三十四年”左右。
9 s% i5 \1 z9 k邓氏开益堂,则见(网)有 清嘉庆十八年 江西邓氏开益堂 刻《毛洪张玉音两世姻缘记全本》,则“邓氏开益堂本”为江西翻刻。: ~# |  l! Y* ^* V
! ]/ K% Q6 F  c' m9 P/ L
我见到的则是则是“三槐堂”翻刻云龙阁本,大成主人序还在,贵升还叫申贵升,此书未见著录,略记前几回如下:+ Y9 ?. T8 I# M- f9 u
《卷一》:贵升和娘娘反目,终日游荡在外。* a4 y" Q; E0 n9 b# p
《新刻玉蜻蜓传奇卷之二迷梵》:申贵升和沈君卿到山塘王家看戏,法华庵当家普传乃王相公妹子,率众尼在彼楼头,见贵升,有心勾搭,故意抛撒瓜子壳贵升头上,支宾志贞也在座且有意,只不好当面调情。君卿结识吕胡,吕胡言君卿“日后扬子江过有难时,只叫吕胡三声,我便来救你”。第二天,君卿又来相邀,两人游法华庵,志贞前导,贵升志贞“眉来眼去不曾停,二人心下都有意”。三月初六,贵升支开小厮文旦,独自到庵,假言借厢读书,因耽搁在彼。
8 s, ?  n# q; }( v* x8 j# H《卷之三迷梵》:贵升盘桓普传云房,乐不思归,文旦四处寻找无果。十二日,娘娘责罚文旦“得贿藏东”,送官究办,文旦被拷打三十大板放归。娘娘隔开内外房廊,有事但击云板为号。十九日,众尼内哄,普传无奈送贵升到志贞房中。娘娘限文旦三日内找到主人,不然活活打死,文旦逃走。
9 e3 D" I# M* \' [《卷之四得病》:文旦逃走时顺带拐了三百两银子,娘娘疑总管王定有私,因与其祘帐,亏了有芳兰在旁帮护,未露破绽,王定感恩,纠合下人送礼给芳兰。明日,娘娘突袭王府,芳兰预先通知,又得蒙混过关,王定又送礼芳兰,芳兰笑纳。五月初六,贵升得虚症,口吐鲜血,渐不起,志贞劝其归,不听。张公夫妇思念女儿,接娘娘归,娘娘不乐,连夜归家,路过北濠兵科府(君卿家),巷门已关,守巷不与开。娘娘打巷门,直捣兵科府,大闹厅堂,揪打沈佬佬。沈佬佬恨亟,明日,反遣人送礼陪罪,阴以遗羞。娘娘“自从打了兵科府,苏州处处尽知闻,多说申府真利害,真正光棍女凶人”,娘娘恶名遂四传。
% T$ {/ ^- H5 b* b5 d$ s, f4 w3 N: b" M《卷之五问课》:贵升意欲归家,当家怕事发害全庵性命,拦挡不放,六月二八日,贵升病逝,魂魄游荡到家,娘娘房中一面大镜摔掉下来,大娘问卜。君卿二兄沈二爷并妻秦氏,思夺家产,设计害之。
6 ^1 l0 Q/ k, K《卷之六思救》:二爷夫妇打发君卿到襄阳贩珠宝,银子皆灌铅,君卿不知,三娘临别遗金簪与三爷为念。舟过长江遇劫盗,大王即吕胡,君卿留待山寨,吕胡妻刘赛女欲勾引之,为君卿严拒。君卿仆沈方逃归报凶信,合府起縞,申大娘来祭,与三娘结成姐妹,并答应将腹中孩儿过继给大娘。: p8 w  j9 l  e/ I( f' h$ c
《卷之七上梁》:娘娘破土起楼消厄,芳兰骑跨梁而过,匠人惶恐,以为不洁,芳兰曰何異,尚書閣老不从此中出耶?是年乡试,王定子天纪为解元,君卿第三,然家不知也。君卿于寨后后山遇神火,祷付金钗归以报信,为沈方拾得,二娘挟以诬三娘与沈方有私。8 s4 Y7 z: M' d2 P5 G
《卷之八簪寡》:太夫人逼勒三娘自尽,大娘闻来救走,寄顿远亲卢老夫人处,又放走沈方。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志贞诞下男儿,裹以血书:父自申郎母志贞,庵堂生下众齐惊,有人捧了回家去,长大成人不负恩,要问孩儿真八字,二月十九戍时生,后来要见亲娘面,个个称乱法华经。由佛婆置之豆腐坊檐下,为徐太守拾得,太守年五十四,无育,雇徐二姐为奶娘。隔天二十日,沈三娘也产一子,定满月后过继给申大娘。三月二八,沈三娘到法华庵追荐君卿。4 w2 k6 G( b; `8 G: o
8 V, A6 \+ l2 X4 H8 b/ h
全部綽叙还见《弹词叙录》。以我所见《祘帐》之事,芳兰、王定通同作弊,王定另外有私,芳兰更“吃相难看”,全无“节义”可言,因可断此本必在《节义縁》之前。血书直白晓明,一参就透,然则无欲认还拒旁敲侧击一波三折之《庵堂认母》之余事矣。总之“血书”为书中大关目,如此草拟,都说明这是个早期唱本无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非常好!本人喜爱《玉蜻蜓》,藏有多种《玉蜻蜓》弹词本,《白雪遗音》中的弹词《玉蜻蜓》可以作为我的藏本中的补充。谢谢先生分享!
人可

TOP

(略)
' _8 s6 I9 p; D5 z5 f" c1 k4 a9 q4 V8 w& \5 [* L+ }
可见《南词•玉蜻蜓》亦《节义縁》版本,两本唱说无差,只有少许不同,只“汗衫诗句玉蜻蜓三般物,取自乳母家中”的情节,是《古本玉蜻蜓》独有,第一回《戏婢》也不见他本,则《南词•玉蜻蜓》在演说过程中可能还保留着较古的信息。《节义縁》文字直白无含蓄,可能经书坊重新编排过,如书中“(白)列公,志贞这句话是谎话了,在下记得前集……”---“前集”之谓,显是艺人插话被刻书者重新照拂过了。- g& `/ W2 ?4 A4 I; i; {
7 E" R$ B4 ]' [, t
“看戏吃瓜子”一节,语言露骨,所以《芙蓉洞》已删。前说《芙蓉洞》初刊本当在道光元年,同是道光元年辛巳(1821)醉墨轩刊本《文武香球•第四回•许亲》:
7 G" l7 `% o$ @(表白):山东历城地方美女秃多哉,加添这个小娘子来朵吃瓜子,瓜子壳丢来一个后生身上,这个后生说,我也不是申贵生。小娘子说,我倒是你的爷。    (P24)) @; m9 d* Z" r5 \% t
表明《芙蓉洞》前《玉蜻蜓》确有“吃瓜子”的情节,而且似乎成了男女勾搭成情的“典故”出处广知,所以颇能为《文武香球》随便引用。鼓词《桃花庵》 ,实是北派的《玉蜻蜓》,就从“吃瓜子”处大写特写,继第十回《缝绫带美女插花》,十二回《宴园林交杯对饮》,都是韬袭《金瓶梅》,比之南词(弹词)《玉蜻蜓》则愈加粗俗不堪了。《玉蜻蜓》的地方戏改编也大致遵循南抄苏州弹词,北抄《桃花庵》的规律。
( y# D! M! B: \& C
, b2 f! p) v7 S《玉蜻蜓》续书见二种:一曰《探河源》,59卷59回,嘉庆癸酉(1813)环秀阁刊本,有鸳湖悦成主人序;另《新编后玉蜻蜓娇红传》,24卷24回,清抄本,藏南京图书馆,此书罕见,叙录可见《弹词经眼录》增订。此二种都是继《玉蜻蜓》余绪而敷衍成书者,实和《玉蜻蜓》无一毛钱关系。  , ~8 h: r0 {- Y5 R
(2019-03-01)

TOP

《节义縁》,(石印改《前后玉蜻蜓》),《前传》28回,《后传》32回,“咸丰二年壬子(1852)双桂主人序,同年旧抄本。”(谭叙)5 k6 [9 ]" ], d/ f  ?
《节义縁》刊刻虽晚,但情节虚妄不实,如“君卿遇陷”为雷神救出;“元宰赴试”前夜,金贵升竟托梦元宰七律诗句暗示认娘。此书若从《芙蓉洞》改本而来,似不应“后出转粗”,所以一般意见还是《芙蓉洞》由《节义縁》改进而来。! c7 R  k. q1 K* E6 C: Q

3 D1 Q3 S# N( z9 t$ J  H2 Z在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漱芳阁刊《绣像风筝误》中有一段言提到了有一种“草本文书”《玉蜻蜓》:( N6 }; n' _1 f7 V' y# z1 U2 O1 ^
一个叫胡福的看门人“自从詹爷出门之后,并无宾客往来,所以门公无聊之极,吃饱子羹饭,呒啥个事务,拿了一本草本文书,坐勒朵的房中打瞌充,高一声低一声好唱:(读白)自从看戏为勾情,勾引南濠申贵升,那晓娘娘能历害,到庵各处细搜寻,吓得书生身染病。多多亏了志贞身,将他关在云房内,赠娘一只玉蜻蜓。” % ~, E, b8 p4 p3 A% p0 W1 m" J
《芙蓉洞》卷末也云:“此部弹词出在姑苏吴郡中,与草本,不相同,遇乾原稿唱场中,离合悲欢有始终。”书中另说:
4 b( p$ v  f) i. p* t% F3 D(表)草本书上,两边各道姓名,吕东湖说:日后三爷在扬子江中倘遇大难,只要高叫三声金钩吕东湖,我前来救你。个两句勒山塘桥堍下说来,难道不怕地方查问拿捉么?勿信道扬子江中过来是有大难,个是说扬子江中行勿得船个哉。我说末是长沙吕东湖,各人才(全)勿晓得姓名个。' v( q4 q5 e" N$ t$ |

4 ]# o, f& J. G9 @说明早在嘉庆十五年前就有一草本《玉蜻蜓》存在,而且这个草本是有“搜庵”情节的。$ B( A+ z! J- A( t
观《叙录》,《古本玉蜻蜓》比之《节义縁》则许多情节如“搜庵”、“夺埠”、“征番”诸回目都没有。  n/ Q4 s! H) r; y2 \8 z
《节义縁》和《芙蓉洞》的回目编排、某些说法虽有殊异,但基本情节展开并无不同,即回目标称也大部相同。《节义縁》比《芙蓉洞》情节繁复,如“搜庵”, 《芙蓉洞》只一回,《节义縁》则有〔一搜〕、〔二搜〕、〔三搜〕三回;甚至拖沓,如“征番”本是弹词套路,在《玉蜻蜓》则全无必要,而且《玉蜻蜓》中的“征番”,还不是正书(金家书)的敷衍,而是副书(沈家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讲吕东湖征番)的敷衍,显是艺人为拉长书情妄加,这是艺人的“生意经”,所以《芙蓉洞》中就已没有了“征番”。 《节义縁》理致贯通不及《芙蓉洞》,可以看出《芙蓉洞》是在《节义縁》上的“改进”。如果说有一草本为《芙蓉洞》所本,那么只能是《节义縁》,而不是《古本玉蜻蜓》。“《新编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是陈遇乾同道以外的本子”,---《节义縁》当然也是“陈遇乾同道以外的本子”。, ~( o3 g8 j7 s4 g# l+ _# m$ Q) E) X
: D: @% u0 ]' g$ u" r5 K7 \& v; X2 z
《白雪遗音》所选《南词•玉蜻蜓》九回,虽不全,但稽之这几回可得线索如下:# E' `2 J$ T( O( \
唱孩儿前日在科场,十五三场入梦乡,儿喇,你梦见谁来,梦内相逢的亲父,指点孩儿来认娘……   (《玉蜻蜓•认母》)+ W$ _0 z) x: A$ T8 G9 G" k
白小生徐元宰……,所以顶了申府履历,就在江南乡试,幸叨榜首,那晓我前日进场赴考时,偶得一梦,甚是奇异,及至得中归家,忙了数日,昨晚在乳母房中,得著玉蜻蜓汗衫诗句。 (《玉蜻蜓•追诉》)
- V+ T( [9 _) l: ]白嗳呀母亲,此物若还落在徐姓爹妈之手,定然早已藏过,怎得今朝母子相认?幸喜在于乳母家中,故而爹爹命我去问乳母,即明天性,所以孩儿昨日,从乳母家中得来的吓。    (《玉蜻蜓•认母》)
/ S4 a- ~/ B2 d7 }生白这也怪你不得,住了,我想那沈君卿三叔,既然同来游玩过的,岂可南濠不晓根由,难道不来寻找的么,旦呀解元,若说南濠申府,嗳呀呀,好不利害,怎说不来寻找,曾经三次搜庵,幸喜藏得幽密,难免胆战心惊。 (《玉蜻蜓•诘真》)! S/ \. E, q% O- I/ S
欲思要把儿来认,怎奈我尼姑理上不应当,我想蓝总兵护法犹还可,单怕张氏大娘娘,他的那性格多暴躁,夺埠打巷称刚强,六门三关威名振,母大虫三字广传扬。(《玉蜻蜓•追诉》)( h7 S0 d- v9 |3 P
& G) b; Y& p5 N; {3 v5 K
说明《南词•玉蜻蜓》也有“贵升示梦”、“三搜”、“夺埠”、“打巷”诸回。对比《南词•玉蜻蜓》和《节义縁》“认母”回:/ L( f' I, _. P8 O( u
《玉蜻蜓•诘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