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威望
- 0
- 金钱
- 0
|
其实我对于弹词听得并不是很多,所听过的有限几部,也都是讲述苏州人的奇闻逸事的,如《玉蜻蜓》、《三笑》、《描金凤》等。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又听了一遍《三笑》,这部书虽然以前也曾经听过,但听得不完整,现在重温一遍应该算是听得比较完整了吧。实际上呢,这回我也就是听了徐云志、王鹰弹唱的《龙庭书》和华士亭、江文兰弹唱的《杭州书》,而对于其他名家的《三笑》书则没有听过,因此也就不敢就《三笑》的各种流派、唱调发表什么论点,相信在论坛里象叶毅兄、牛搞兄等都比我更有发言权,所以在这里仅仅是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而已。
* J! j, j; y5 p# J& @徐云志先生可以说是弹唱《三笑》的一代宗师了,他的《三笑》书,从说、噱、弹、唱各方面来说,都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是他那慢吞吞的徐调,人称“迷魂调”,抑扬顿挫,清音自然,听来绝对是种享受,有放松神经,调节情绪之效。王鹰是徐老老的弟子,当时应该很年轻吧,虽然其唱腔听来还有点稚嫩,但毕竟年轻力壮,精力足,嗓音清亮甜美,与其老师一老一少,配合相得益彰,因此53回书不知不觉,很快就听完了。华士亭先生是徐云志的学生,但听他的《杭州书》与徐云志的《龙庭书》感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基本上没有徐调的影子,感觉他的说表要好于弹唱,有几次都听到他唱徐调时嗓子都拉不上去,可能同年龄大了有一定的关系吧。倒是觉得江文兰是非常出彩的,她曾先后起过书童、奴仆、徐子建、周文宾、王老虎、王月仙等多人的角色,但并不使人感到雷同,反而是各个角色,各有其特点,而且她中气充足、因此嗓子调门非常,声音也很清亮甜美。以上一点浅见,关于其他名家的《三笑》没有听过,因此不敢妄言,就此打住。
' a9 ^% w8 ]+ \* m4 i
% z. Q3 W- O- H2 s+ L& a9 E《三笑》这部书,讲述了明代苏州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四人为友。唐伯虎丧妻三载后,一日游虎丘,遇无锡龙亭华鸿山太师之夫人率婢至禅寺烧香,惊其中一婢秋香艳丽,紧随之。在观音殿拜跪时,故作痴态,秋香为之一笑。唐伯虎误以为秋香有意于己,待华夫人率众返官船启程后,雇小舟追之;官船停靠,小舟紧靠其旁,秋香向河中倒水,不慎淋湿唐伯虎衣襟,唐伯虎竟注视秋香而不觉,不禁又为之一笑。至龙亭,唐伯虎为追秋香跌倒,秋香再笑。唐伯虎遂改名康宣卖身华府为童,取名华安,服役书房。华鸿山二子华文(即大踱)、华武(即二刁),皆愚呆。唐伯虎玩弄二子于掌间,又再番显示文才,为鸿山赏识而升任伴读。一次唐伯虎与秋香相遇于备弄,唐伯虎诉说卖身投靠之由,并表明身分,反被骗入柴房狼狈不堪。后唐伯虎被命绘观音像,使秋香倾心,但仍无计脱身。
% o6 i- T" I) Y' g& a, f: v- L时唐伯虎的姑姑因唐伯虎不告而别、离家日久,疑为祝技山所诱,率众至祝家索人。祝枝山被逼无奈,至杭州周文宾处寻访。除夕,酒后逛街,见杭州习俗门外贴无字对,戏写咒诅不吉的门联,触犯讼师徐子建。徐邀集众儒生在明伦堂责难祝技山,而祝枝山圈断门联,变诅咒为赞颂,使徐服输。元宵夜,祝枝山以周文宾外号周美人而邀周文宾扮女装出游看花灯,兵部尚书之子外号王老虎的王天豹强抢民女,致周文宾被抢入王府,寄宿于王妹月仙闺房。周文宾与月仙私订终身,经祝枝山为媒成婚。(这一段即《三笑——杭州书》的内容)
8 \+ t" N6 c) ]( B此时,有人访得搭载唐伯虎的舟子,知唐伯虎在华府,祝枝山乃返苏偕文徵明前往,暗为唐伯虎设计,假称愿以婢女相赠邀唐伯虎离开华府转至祝枝山处。华鸿山为挽留伴读,任其选婢为妻。唐伯虎点中秋香,当夜成亲,半夜留诗,与秋昏逃回苏州。华鸿山见诗,知华安即唐寅,怒而追至苏州问罪。祝枝山巧设妙计,反使华认秋香为义女,遂圆满结束。
% g+ a' T4 O1 g5 r* E曾经误认为《杭州书》发生在《龙庭书》之后,但实际上《杭州书》的时间应该在《龙庭书》之间,真是惭愧。 H. |6 d, j+ d. C
; }. q ?; s0 O4 Q7 g《三笑》作为苏州弹词主要传统书目之一,与“大王”《三国》并论,评弹界中称为“小王”,语言通俗、生动,被称为“长脚笑话”,流传到今天,已经是经过了几代说书人的修改、锤炼了,其中,徐云志先生所作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在《三笑》的老脚本里也有不少庸俗的描写,如原来是说唐伯虎已经有八房妻子了,但还不满足,为了凑满九美,外出访美,结果看到秋香后,惊为天人,于是才开始了漫长的点秋香之旅。再如他进华府后,曾经还勾引其他的丫鬟如石榴等,与她们调情,实际上对她们丝毫没有感情。这里唐伯虎不象个风流才子,而是十足的好色之徒,轻浮之人。再如祝技山,原书里他是个胸襟狭窄、工于心计,惟利是图的无良文人,最擅长敲诈勒索。而周文宾就是个好色的膏粱子弟。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书里角色的形象,造成人们对于书中所谓的“四大才子”误解,削弱的青年男女追求自己的婚姻的主题。因此徐云志先生等名家对此作了大量的修改,如把“九美团圆”的说法删掉,改为唐丧妻三载后,游虎丘遇秋香,赞叹于对方的美貌才情而开始追求秋香,而并不介意秋香的身份地位(丫鬟)。进入相府后与其他丫鬟调情的情节,也改为石榴对唐单相思,屡次向唐示意,但唐心里只有秋香,对此不为所动。这样一来,唐伯虎的正面形象就树立起来了,成为一个用情专一,虽然风流但不下流的才子,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轻浮浪子的形象了。对于祝技山,徐老老也把他修正为一个疾恶如仇、机智聪明,乐于助人,同时又诙谐幽默的人物,虽然有时还是要诈人,但敲诈的都是些为富不仁的人家和地方的地头蛇,这样一来,祝技山由一个惟利是图的无良文人变成一个带有几分侠气的士人。而周文宾也被徐老老由一个好色的膏粱子弟修正为一个聪明机灵,急公好义的多情公子的形象。因此,今天,我们才会看到一个风流深情的唐伯虎、疾恶如仇的祝技山、聪明机灵的周文宾,迂阔的老好人文徵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