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书坛杰出女双档——琐忆沈孙档 细说《西厢记》 华 鹤

沈伟辰、孙淑英是上海评弹团一对优秀的女双档,她俩从妙龄少女开始搭档直至退休,在几十年的码头说书生涯中,配合默契,台风飘逸。对书中主要人物张生与崔莺莺,红娘与老夫人,还有小和尚法聪的表演,常常互换角色,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刻划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给听(观)众留下了鲜明的不可磨灭的印象,红遍江浙沪。她俩最后到无锡老龄书场演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听众获悉即将告别书坛的消息后,书场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赞扬两位艺术家的条幅,说她们“完美地继承了老一代艺术家说《西厢》的精华,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蓝胜于蓝”。
$ N$ N$ s  Z! Q. p0 n6 ?& z现就书中某些精彩场面,略作琐忆和梳理,以表达无锡听(观)众对她俩的深深怀念。% l6 R! i, L' O+ J
一、僧俗会张生戏法聪
; n2 x/ ^. U5 C7 e, u      张生到洛阳访友,下榻普救寺,巧遇接待的小和尚法聪,这是书的开头。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法聪(沈扮)虽是个出家人,但对当时的社会僧俗不同的生活情况有所了解,而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具有非凡的应变能力。初步接触,从张生的言谈举止中,竟判断出来客并非等闲之辈,必定是官家子弟,身上有施舍的油水。所以故意在张生面前大叹苦经,流露出和尚对俗人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不久,即拿出一本缘簿向张生化缘。缘簿上签名的,大多是当地的社会名流(员外,太太,奶奶,小姐),乐助的金额多则几百两,少则几十两。法聪以为张生定会慷慨解囊,不料张生(孙扮)一毛不拔,立即在缘簿上写上“还俗”两字,将缘簿交还法聪,才引出后书风趣。1 J$ s) z* |9 E
二、凤求凰改作凰求凤
3 k* @7 q. |- ~4 v, R4 ]      在古代,一般女士小姐操什么琴,弹什么曲,其内容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西厢记》中的莺莺,当时已经进入怀春的年龄段,她想操一曲“凤求凰”来抒发自己求偶的心情,但又碍于颜面,故意将“凤求凰”改作“凰求凤”,充分显示了莺莺的艺术才华。7 o, `+ L: J6 a8 b1 j
孙淑英扮演的莺莺,虽然用心良苦,改了曲牌,被精于琴曲的张生(沈伟辰扮演)听出了弦外之音。张生听了一听就知其奥秘,被隔墙儿传来的凰求凤含意所深深地吸引。
0 p4 F( Z, r" w8 v7 J, A7 n     正当莺莺操得出神入化,张生听得津津有味的得意时刻,琴声嘎然而止。小姐判断发生这样的情况必定是墙外有人偷听,暗暗为自己遇到知音而喜悦。而张生则肯定操琴者决不会到此为止,必定会继续操下去,呆呆地等待琴声再起。而小和尚不懂音律,一再催促张生回去,张生坚持不走,正在此时,琴声墙内又起,张生侧耳静听,大饱耳福,小和尚呆若笨牛,木而觉之。* x1 ?+ L$ Y1 w3 I7 {  S
三、退强盗佛殿面许婚
, b* b1 h4 p3 N1 y     相国千金才女崔莺莺,自相国去世后母女俩一直寄居普救寺,因此莺莺的才貌四周尽人皆知,引起了当地强盗的注意。一天,出动众强徒包围寺院,大王下令欲强抢莺莺上山当“压寨夫人”,不断喊话,如不答应就要大动干戈,杀进寺院。
: S5 F) ^2 `7 B5 o) Z# _* U2 P面临如此大难,老夫人与寺院老方丈共同商量退兵之策,召集全寺僧俗人等,当场许诺:“谁能退得贼兵,愿将莺莺许配为妻,言出如山”。张生在场,听得此话,正中下怀,挺身而出。当即表示,自己有好友白马将军,求他发兵到些解围。沈伟辰扮演的老夫人此时表现得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听到张生的表态,立即许诺,只要可退贼兵,莺莺必然许配于他,“决不食言”。孙淑英扮演的张生立即挥毫写信,老方丈派惠明和尚连夜赶路,将信送到白马将军手里,杜确接信后当机立断,立即出兵,一举把强盗击退。老夫人当时发自内心的感激,当了张生的面,力邀杜确将军将来一定要参加张生莺莺的婚礼和婚宴。此时她还未想到要赖婚。
( }, n3 g$ c& e2 V9 V四、“药方儿”实为酬韵诗
% ]# n( ]6 b" \- ]0 x- {     强盗退去,风平浪静。老夫人考虑再三,佛殿许婚之事如何了结,顿生一计,设宴款待张生,名为完婚,实要赖婚。
4 ~$ u; q7 |8 c" t* G. F张生不知是计,欣然赴宴。不料开席之后,老夫人即命女儿莺莺前去给“活命的哥哥张生敬酒”。张生一听知道老夫人定是赖婚,气愤之极,立即拂袖而去。莺莺席间也坐而不动,对母亲勒令敬酒的话未加理睬。所谓的婚宴,不欢而散。; \2 n. l4 S, m% C' X
张生受到老夫人的愚弄,极为气愤,忧郁成病。消息传到莺莺那里,心急如焚。她了解张生的病是心病,“心病还得心药医”,决定写一首酬韵诗以慰张生。这样的信件如何送去,莺莺碍于相国千金的身份,不能堂而皇之亲往探望,只能托人转送,而受托送信的人一定是要自己心腹,这个人又必须是目不识丁的文肓,信可以送到,但信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只有拜托红娘。理由是送张“药方儿”,张生吃了此药,即可药到病治。红娘同情小姐,甘愿担当此任,将书信直接送与张生,这又是一个圈套。
6 D  E8 d8 i/ E& A; C1 d$ A3 X7 v* Y     张生爱慕莺莺,莺莺倾心张生,小红娘心中十分同情。到了西厢,红娘并未立即将“药方儿“拿出来,而是好言相劝,吃了药身体康复后自己走得光彩一点。而张生认为小姐决不会如此负义。这样两人各执己见,小红娘终于抛出“药方儿”,让张生自己去看。张生开始不想拆看,后来想想内容可能不如自己的想像,但“相国千金的字体,一字值千金”,有保留价值,决定开拆阅信。一拆一看,心花怒放。一首五言情书:“践约黄昏后,迎风户半开。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在读到第十九个字时,因为它已为末尾第二十个“来”字作了铺垫,必然无疑是个“来”字,因此心花怒放,笑逐颜开,立即起身在西厢房内跑了几圈,相信等待已久的“玉人”一定会赴约西厢酬韵。红娘对此举动并不理解,以为张生发了“花痴”。张生不忍红娘再被小姐欺瞒,据实告诉了她,说明自己的病已经好了,“这哪里是什么药方儿,而是一封情书,你又上了小姐的当了”。红娘此时才顿然醒悟,十分气愤,书坛上的张生(孙淑英扮)与红娘(沈伟辰扮)引出了一场“主笑婢哭”的精彩表演。一个(张生)得意地扬声大笑,一个(红娘)气愤地痛哭流涕。台下的听众又立即爆出满堂掌声,赞扬两人的表演妙趣横生。
" n: v) k! ?4 x7 D# ^五、拷红娘夫人帮倒忙* g( |7 R% g5 U6 z! C
     老夫人以为改个称呼,赖婚就可以成功。不料改称呼容易,要切断女儿倾心于张生的情丝是多么困难。张生因被老夫人赖去婚姻而忧郁成病,莺莺亦无限伤心。几经周折留张生还是赶张生,由于红娘从中周全,赶张生的打算一再落空。张君瑞稳坐西厢钓鱼台,等到崔莺莺酬韵赴西厢的那一天。圆了相思之梦,解了心头之忧。沉醉于禁果甜蜜的莺莺匆忙之中把一块手帕失落在花园里,落到乳娘手里,立即向老夫人告密。从此西厢事发。老夫人一腔怒火,立即追究责任,演出了“拷红”一折,沈伟辰扮演老夫人,一派威严风度,孙淑英扮演红娘,尽显玲珑,场面上看来是拷红,实际上是主婢斗智。& ?! Y5 V8 O- _) J0 m, a4 [9 I
老夫人以自己的权威,维护相国门楣,把西厢东窗事发的一切责任强加于红娘头上,诬张生是“衣冠禽兽”,诬红娘穿针引线,诱坏千金,欲置红娘于死地。而红娘则早有准备,穿了过去老夫人所赐的“免打衣”出场。不卑不亢,一大段“十不该”的唱词,字字句句有理有节,掷地有声,把老夫人的“赖婚经”驳得体无完肤,哑口无言。尤其是普天下做母亲的爱女之情,对老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古至今,做母亲的没有一个不呵护自己的女儿,即使女儿有什么过错,也会百般掩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老夫人却不顾女儿的颜面,在大庭广众面前,抖出俩人的隐私,强迫我红娘承认在小姐与张生之间来来往往,穿针引线,败坏门风,是是非不分。小姐与张生本来是佛殿许婚的夫妻,以夫妻情分到西厢探望,都在情理之中,何错之有?老夫人如此横蛮无理,对得起已故的老相国,对得起亲生女儿吗?如果以衣冠禽兽的罪名将张生送官究办,张生有嘴可辩,本来崔家的隐私只有崔家人知道,一打官司弄得尽人皆知。小姐相国千金名声第一,这样一闹弄得满城风雨颜面何存,必然无地自容走上绝路。小红娘所讲的一番道理,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老夫人想要赖婚的美梦彻底破产,经过权衡再三,觉得红娘言之有理,不得不将女儿许配张生。
; d' v2 G- W  {% T# g+ @六、别长亭莺莺泪不干
# J- |0 D1 ]% a     我们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婿”。这是老夫人迫无奈对张生说的话。“要娶莺莺,必然要取得功名”。古代科考要得功名谈何容易。长亭送别,张生莺莺难分难舍。两人有多少话要讲,老夫人一再催促“时光不早,早点归去吧。”莺莺只得含泪从命,张生亦只得洒泪上马。
5 v4 y( j2 w: r% r! k沈伟辰与孙淑英两位艺术家,在这最后一回书中演得十分细腻,令人感到她们不是在说书,而是进入角色在演悲剧。人影儿忽隐忽现,马蹄声时断时续,《西厢记》到此结束。人退休了,书坛上再也看不到她俩精彩的表演了,但她们的艺术形象将永远印刻在听(观)众的脑海中,同时也留给听(观)众无限的惆怅:从此《西厢》无颜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好文!赞一个!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老听众对老艺术家的赞赏非常到位,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