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珍珠塔》版本述

一、) \2 b6 `1 `' S+ }5 F  d% w0 i
《珍珠塔》几乎是苏州评弹的代名词,不惟其在众多弹词作品中品味独特,专刺势利,而且以后书坛各种流派唱调,都从《珍珠塔》(马调)衍变而来。
; S8 w, P0 e) W3 i马调是一种吟诵调,又称书调,大概和念书人吟诵诗词的调调差不多,又和山歌秧歌、宣卷唱佛号多有通同处,因此书调实际上是一种根据七字句的音韵节律生发出来的吟唱调,初亦平直无趣,后来说书人动听之固定之,就成为了唱书调,马调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唱书调,马调之前这种原始的唱书调还称东调,在今天可见的旧刊弹词目中,还能看到许多称东调的书目,如《新刻东调珍珠塔》,就是比马如飞《珍珠塔》更早的唱本。$ f$ m! H8 i8 }$ i
只是到了马如飞时代(咸同年间),苏州弹词经历了乾嘉年间一个盛兴的发展期,经书会才人赞叹创编,《珍珠塔》在马如飞手里,遂成为书情弹调都称无上的经典。
8 g9 X* }7 M( a6 g" w2 y3 d1 c, T8 c4 ?
和一般听众从锡剧、越剧得来的《珍珠塔》印象不同,苏州弹词《珍珠塔》有九十几回(回均三刻钟),文字有八十多万字,想想鼎鼎大名的锡剧《珍珠塔》,连提示标点在内通共才三万字,就知道弹词《珍珠塔》有多么细腻和辞腴,而且弹词《珍珠塔》唱句特多,比如《七十二个他》、《盘我一盘为甚事》,都是叠句复句,一口气闷倒驴倾泻而下,唱念不当,是有性命之忧的,此话不虚,还真有一个唱《珍珠塔》殒命的,所以称马公弟子的,都以铁嗓豪称,《珍珠塔》又叫唱煞《珍珠塔》。
2 y$ l& s) _& t8 o# ^, z/ F& R( w' P5 A' F
锡剧又叫跌煞《珍珠塔》,因《方卿跌雪》七冲八冲最后有一个后空翻180度直接躺尸的动作,十分危险之至,难度系数堪比婺戏里的高台抢背。其实《珍珠塔》是苏州弹词里少有的毕落匀净之作,有时甚至可以称的上“压抑”,如陈翠娥闺思,方母落庵,都是满腹心事无处可诉以致得病的情节。这是方卿见娘前一段铺垫---《方太太思儿》:
5 H/ U0 ^% X: d: |* t1 G想我老年人作异乡魂,只怕骨殖无由葬故城。短见投河虽未死,余生侥悻到如今,若非甥女垂青眼,我是老死空门有哪个闻?不是采苹常问候,定然王本请安宁。日间里,三炷清香消白昼,到晚来,一灯孤影伴黄昏。万遍思儿千遍哭,梦魂中宛然到太平村,母子依然昔日形。倒是梦中人不识分离的苦,欲诉离情我的梦已醒。寂寂园中悄悄听,把那念经声错成了念书声。被那荒鸡啼破团圆梦,只怕母子相逢在枉死城。既有醒时何必梦,既醒何必入梦寻,颠颠倒倒寻梦神,故将好梦来动人心。但愿得今宵再入黄梁梦,梦中儿常伴我梦中亲,岂非入梦胜于醒。
4 e' z* V2 U& s0 j9 d& z, ]寂寞幽怨,寒从心起,确不是油腔滑调可以唱叹得出的。
+ O0 J" Q  S& N. s  |* p书分前后段,前段略沉闷,后段有《碧梧堂联姻》、《抢功劳》等噱书,故书坛重后段,“前段书目(遂)已成舞台绝响”:
$ ]" ^* s) L, l, Y0 c本报讯(记者 诸葛漪)作为上海评弹团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0岁的赵开生日前迎来晚年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评弹珍珠塔赵开生演出本》首发。……赵开生对《珍珠塔》的整理、修改从未中断,尤其是《珍珠塔》前段书目已成舞台绝响,连赵开生自己也从未系统听过,更没有说过。6 c+ w$ o  x1 |* h; e
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连赵开生自己也从未系统听过,更没有说过”,可见前段之没落。吾友叶毅是资深珠迷,在比较了现存《珍珠塔》传世录音后,语苛且怨说:
' V. s/ f1 X3 b7 l) i  Q' d% i魏钰卿的主流徒子徒孙们却没有人弹唱前面的《珍珠塔》,除了薛筱卿和周云瑞的那6个小时不到的《婆媳相会》和近些年赵开生的“火箭式”的前《珍珠塔》之外,说都没有一部完整的《珍珠塔》留存,喜欢《珍珠塔》的我们只能是憾声连连了。8 h+ A6 i  g6 H' Y
总之,今日书坛没有全部的《珍珠塔》录音传世,有也是“百衲本”。后段书录音尚多,我见(听)过的,就有朱雪琴/薛惠君、饶一尘/赵开生、陈希安/郑缨……等片档,且录像也有,都是响档名家,但前段确乎只有倪萍倩八十衰年时作为资料性质的抢救性录音,62回,据叶毅兄说:, |$ A, n' R# l/ s' K8 k, I4 Y
上海的「星期书会」节目在最近的1400期经典回放之前,用了几个星期介绍了《珍珠塔》名家的唱段,细细回味一下都是魏钰卿的传人,其中还没有包括全部,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钟笑侬,虽然他和沈薛、王燕语、魏含英等并列为魏钰卿的弟子,但是他的伯父钟伯泉却是马如飞的首徒,年纪上比较另外几个都大,成名要比沈薛早上十年之久。可惜的是钟笑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去江苏省戏曲学校教书(时年已经68岁),所以没有留下《珍珠塔》的录音,有点遗憾,他的学生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倪萍倩,也已经谢世。……倪萍倩在年届八十之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长达62回之多的前《珍珠塔》,遗憾的是下手不是和他长期搭档的庞学卿(去了加拿大),而是他的女儿、名票倪怀瑜,其实还在文革结束之后,倪萍倩和庞学卿在时隔三十年之后再度合作录制过30回的前《珍珠塔》,可惜被电台的编辑剪辑得面目全非,惨不忍听。当年倪萍倩的师傅钟笑侬拜魏钰卿的时候,钟伯亭(评话艺人、钟笑侬的父亲)把亡兄钟伯泉的后部《珍珠塔》的本子送给了魏钰卿,为魏钰卿补全了整部《珍珠塔》,但是,魏钰卿的主流徒子徒孙们却没有人弹唱前面的《珍珠塔》,除了薛筱卿和周云瑞的那6个小时不到的《婆媳相会》和近些年赵开生的“火箭式”的前《珍珠塔》之外,说都没有一部完整的《珍珠塔》留存,喜欢《珍珠塔》的我们只能是憾声连连了。 ; P# @$ ?/ `- w' [. N. X) t
上线索甚是清楚,这62回《前珍珠塔》和今主流的《后珍珠塔》约30回,虽后人有所加工锻炼,但主体仍应属马氏“真传”。
0 S* `: E7 ?/ y9 h6 o$ r
! |. B# ]7 V) u4 W& Z6 q9 [脚本和刊本则见消息称:
# [9 g0 Q& ]( r  }4 ~ 八十年代中期,陈希安还与另一位擅演《珍珠塔》的艺术家倪萍倩合作,亲手抄录了他们的演出台本。这部老先生用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分97回,共80万字……千禧年之际,年过七旬的陈希安,特地将刚过30的青年评弹演员高博文请到家中,将这部《珍珠塔》演出台本手抄本亲手赠予后辈。
. e4 C& w" |/ } ……
0 c3 N- o+ ^7 S: k/ n$ o  S《珍珠塔》风行200余年,素有“唱不坍的《珍珠塔》”之誉。全盛时,苏浙沪有多达90多档艺人同时在弹唱该书。赵开生15岁便与同龄的搭档饶一尘登台演出,19岁立足上海滩,不知不觉,演出《珍珠塔》60余年。1984年,赵开生随团进京演出,“陈云老首长看到我就谈《珍珠塔》。他说,‘不是小修小补,而是要大刀阔斧。改错了不怪你,原来的东西还在,还可以改回来’,还当即送了我一幅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赵开生对《珍珠塔》的整理、修改从未中断,尤其是《珍珠塔》前段书目已成舞台绝响,连赵开生自己也从未系统听过,更没有说过。他根据现有的老本子加上自己对脚本的重新认识整理了13回书,填补了前段书的空缺,使《珍珠塔》更为完整。著名评弹编剧徐檬丹见证了赵开生对《珍珠塔》的付出,“他身体很不好,心慌手抖,硬是花了3年时间,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写下《珍珠塔》演出本,手写本共62章,1113页。”在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下,经过近5年筹备,《评弹珍珠塔赵开生演出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Q% ]9 o* i7 x  m* I+ L0 `$ V
上海文艺出版社还出版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魏含英演出本。+ F) u- T/ |) u% m' D  ^* l( T7 `5 h
0 y2 Q/ |. k4 U4 q5 y+ `
上大体上就是今天马如飞传本《珍珠塔》的刊布和流传情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二、% U  z5 D( Z/ V- Z
从阿英开始,癖嗜弹词者就一直都在孜孜寻求马如飞的真本《珍珠塔》,阿英撰有《马如飞的珍珠塔及其它》、《唯亭听书记》二文,片言支语可窥见马本佳胜,但马本从未真正刊刻过 。近考《珍珠塔》续书《玉芙蓉》,才悟马如飞《珍珠塔》一直在艺人间口口相传,从未断绝过。先从倪萍倩、倪怀瑜的 62回《前珍珠塔》说起,这是倪萍倩八十岁时的资料性录音,从《方卿初进花园》开始,到《婆媳庵堂相会》止,据吾友叶毅考证,这是马如飞首徒钟伯泉的传本,传承有序,毫无疑问。在倾听这62回《前珍珠塔》中,我发现马本还吸收了《珍珠塔》早期续书《六美图》故事的痕迹,马本是世代累积型文本,这是符合一般说唱规律的。先从《珍珠塔》的续书说起:
1 ]; C7 Q1 x( U7 n# S$ a% n《珍珠塔》有后传《麒麟豹》60回,这个稍癖耽弹词的评弹爱好者都知道,但《珍珠塔》有前传《玉芙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这大概就很少人知道了。
* G# V3 ?/ X( Z; K# F0 B/ W# A2 b& x- w# F" d
《珍珠塔》前传《玉芙蓉》,未见著录,但锡剧弹词戏中载此目:' a% }5 J( W; T3 H( F% Q
据有的老艺人说,该剧又名《珍珠衫》,然遍查历代剧目,在南北剧种中有名《珍珠衫》者,乃是依据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改编而成,显并非本剧。
% e1 m* }; U9 L/ i另据薛明《我写<陈培德招亲>》:
' l# q- ^9 Q' m5 z) e  ?/ j  U+ i锡剧很多剧目,是从评弹那里学过来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锡剧传统剧目《珍珠塔》。“前见姑”、“后见姑” ,评弹均有。到后来彩萍加唱“七十二个他” ,完全是搬评弹的了……我想,能否写一本评弹里没有的方、陈两家的戏。后来,苏州市锡剧团创编了《珍珠塔后传》,写的是红云与彩萍两个丫环的故事,这就推动我加速实现自己的计划:写《陈培德招亲》,即《珍珠塔前传》。起因是几位锡剧前辈编了《锡剧剧本条目》,其中有“玉芙蓉” 一条,总共两行半字,说方朵花是宰相方天爵与小妾玉芙蓉所生。没有故事,也没有更多的人物。 . R, r7 n/ e0 _2 q, o0 Q  W
都传言有《玉芙蓉》,但谁也没见过,也不知道具体情节。
9 {! U7 J$ A7 |* y4 m; i( F) W. t7 c$ q' R4 v& O
旋在孔夫子网(http://www.kongfz.cn/3835175/pic/)搜到一“光绪三十三年杏月”抄《玉芙蓉珍珠塔宝卷》,似是仅见,后记:“前珍珠塔有(又)名玉芙蓉共计四十八班(本?)写完三天”。
8 z9 i( o% A8 Y8 L4 v, ]2 S  
$ L. d, p) {3 Y    9 E9 T% {6 P+ X5 R

2 L  R/ s& Q2 t% B此宣卷本应是弹词改作,证实以前确有《珍珠塔》的前传《玉芙蓉》存在,可惜不知此抄本现竟花落谁家,不能抄出故事内容。) R/ ^, ^& x$ L) _5 `

/ O/ ^( k% J0 O- P, J0 n! c看《锡剧传统剧目考略》,《玉芙蓉》是从承《六美图》(又称 中外六美图)而来的,《六美图》叙杨文学(杨华,方卿外祖),先后娶中外六美(六美中一美叫巴云霞,为外邦安南国公主,因称中外六美图)的故事,是书含四集:《中外缘》(《绣像六美图中外缘全传》)、《双帅印》、《闹卢庄》、《九龙阵》。《玉芙蓉》和《中外六美图》勾搭连环上,是《闹卢庄》中“杨华逃难至开封祥符县太平庄投方天爵,匿居其家”这一情节。4 j( |* |- ~, L
因之《中外六美图》是《珍珠塔》》前传《玉芙蓉》的前传。《玉芙蓉》开首即叙:“与安南国征战有功的元帅杨文学六十华诞之际,宰相方天爵率次子锦章前往祝寿,杨以女儿许之,并以御赐珍珠塔作陪嫁。”而“与安南国征战”全本故事在《六美图》中,是《玉芙蓉》的改编也必在《六美图》之后。$ K9 x% ]+ F" h% _; @1 u# m' R+ ~5 h

, ?$ b9 o6 m5 v4 t' u, y, Y. F& a; l4 ~朱禧《补<弹词经眼录>》抄出南图藏《忠孝节义第一新书六美图》,武林务本堂新镌藏板,前有序:
- J; w6 a+ s# Q( ?+ e2 e古人作诗以寓意,今人作词以赏心。……予有二友乃朱镜江、章维善,作有一书,名曰《六美图》也。……实闺阁可瞻,大雅之事也。因而付梓,以供共阅云尔。武林顾务本堂谨识。书末且有:9 k4 p% @% L6 g% Z! F
翻刻此书者,即本坊外妇之子也。
4 U; V9 P! L- F/ v  b- `5 p话说至此,可判此版当是初刻新镌,可惜没有具体刊刻年代。但也是朱镜江撰、务本堂刊刻的《四香缘》有明确刊刻年代:
2 ?  O& R/ ]9 j, @2 _《绣像四香缘》,封面题“道光癸巳年(十三年)秋镌、秘本新时雅调”,“浙江省贡院前务本堂藏板”,序一署“已酉之秋乞巧后五日吴门朱廷燮识”。自序则云:“道光五年已酉夏日作于浙东赤城官舍、毗陵月坡朱镜江”。/ y1 m  U5 B1 s( X, Y
大致可判《中外六美图》刊刻于“道光初年” ,又《珍珠塔》后传《麒麟豹》也刊于“道光二年” ,所以我推测《玉芙蓉》也大约出于这一时期。
2 ]; `9 S& f9 H; `' `
+ g2 w* p  S; |+ V9 E近见还有一个黄梅戏的连台本戏,是杂合了《珍珠塔》的前传《玉芙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后传《麒麟豹》)而成的本子,今见改编《珍珠塔》故事最连篇累牍的,还要算黄梅戏的这个连台本戏(六本)。:9 [, w( U) M; a
《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之十四》(http://www.docin.com/p-1574583637.html* v0 B- ]# C; m8 [3 J5 G
搬演《六美图》的还有绍剧《失安南》:述安南国世子金面聆郎、云阳(霞)公主复国事。也是截取《六美图》片断而张本者。. d9 v* r9 G9 ?$ L; ~3 q% q) k

5 U, A. r) V- Z  Y9 J  z. b' y6 s" _回过头来再说倪萍倩、倪怀瑜的 62回《前珍珠塔》,在第54回《窥媳》约35分钟处,有一段杨氏(方母)叹芳华易尽,荣华不再,述伊身世是“爷,杨琏杨文学,出将入相;娘,云霞公主;娘舅,琉球国王,金面令郎。”可以说是和《六美图》接上了榫,大概也可以说是马如飞“真本”的一个证据。此段自叹在书中全无交待,倐忽而来,所以听众一直很疑惑,今指出其出处为《六美图》,且“琉球”应为“安南”之误,说明后来者相率死守,忠诚旧说有余,而勘误补阙不足。
% X7 x* ^6 Q: O6 r0 a4 ^
  R2 Q: @( S7 t. R& w4 P总之《珍珠塔》自出现后,大受听众欢迎,因此不断有人续书,有述方卿子女故事的后传《麒麟豹》,有述方卿父辈故事的前传《玉芙蓉》,有前传的前传《六美图》,这其中犹以前传的前传《六美图》影响最大,反过来影响到了奠定《珍珠塔》书坛地位的马如飞《珍珠塔》。

TOP

三、
6 b& C* x8 W5 R1 Z马如飞前《珍珠塔》,前人总结约有四种:
: U) E1 i5 H" h: \. k- R) r(1)《新刻东调珍珠塔》 4卷不分回  不署撰人  旧刊本  《弹词叙录》
/ |# Q" H! ]6 ]- T(2)俞正峰20回本   嘉庆十四年吟余阁刊刻。4 c& g/ _' z: H/ ?
(3)《绣像珍珠塔》 题周士珠、陆士珍编评  4卷56回12册  飞春阁刊本  有嘉庆十九年(1814)鸳水主人序
/ p% E4 P1 v. B(4)《孝义真迹珍珠塔》4卷24回  山阴周殊士撰   乾隆四十六年写刻本   阿英旧藏
& j- [+ _) {( X; k$ X! h) ?- p. n; G" N& s% C& F7 b: r
其中犹以乾隆四十六年刊刻的周殊士24回本(下简“周殊士本”)影响最大,后来各种翻刻都是“周殊士本”的改头换面,又因为马如飞的名气,书商就在“周殊士本”的回前增添几首马如飞的开篇,就号称是马如飞的真本了。其实书场弹词脚本连传徒都很难抄全,更不用说公开刊行了,只要看评弹艺人的一些谈艺录回忆录,如严雪亭说《杨乃武》,抄录脚本花了七十大洋,这在当时是真正的天价了,又如《白蛇》名家曹啸君说《白蛇》,脚本连听带偷记,只有半部到《散瘟》止,艺人到书场“偷师”,本门尚且不许,外道那更是极忌讳之事,门派作风比武林中人更森严璧垒。这也是今日弹词目多见闺阁拟词,而书场弹词反而绝罕见的最主要原因。
* M, G% E5 \1 ]" O( B( Q  f& c虽然现在都把周本作为《珍珠塔》书场弹词的祖本看待,但“周殊士本”,还是文人作品,不是实际书场弹词。近来吾友左怡兵考证出来周殊士就是清代绍兴师爷周大榜(1720~1787) ,他还有花部戏曲《十出奇》《庆安澜》、传奇戏曲《一帘春》《晋春秋》等作品传世,弹词还有另外一部《十玉人传》也是他所作。此论出,大概绍兴平湖调就要和苏州弹词来抢祖师爷了,就象当年苏州弹词抢扬州的柳敬亭做祖师爷一样,着实把个扬州人紧张的要不得。
  |0 ?  H% T( }- A: k. `6 \, O" |7 g. z# b2 j$ Z  A- y
周殊士改编本《珍珠塔》说方卿是天上“虎星”下凡,在书房打瞌睡现出原形,被毕太太窥见,所以把毕赛金嫁给他。今本则演绎出一回全本噱书的《碧梧堂联姻》,述毕太太看中方卿,自做媒人把女儿强许方卿,其间笑料百出,胡绉出个“岳王坟做媒”的乌有事出来,使方卿推托不得。其实“虎星”是有周大榜影子的,因为周大榜自己字“虎木”,号“珠士”,到了刻本里,就讹作“珠上”、“殊士”了,所以到今天才把他考证出来。更扎实的证据还在《十玉人传》里,上图藏本扉页上就有“虎木”、“周大榜”的镌印,所以周殊士就是周珠士就是周大榜可以确定无疑。《十玉人传》又称《双鱼佩》,因砌末为“红白双玉鱼佩”而得名,以江西宸濠谋逆事为背景,和《唐伯虎月夜梅花梦》(又称十美图)所叙差不多,所以又有《后十美图》之称,当然这是在《梅花梦》刊刻之后的事了。

TOP

四、6 ~. [/ j2 Z3 b( D9 I9 J* y! e
《珍珠塔》的唱说现在只追溯到马如飞的父亲马春帆,当然这是拍马屁的做法,以示马如飞《珍珠塔》的正宗都根地位不可摇动,马春帆前说唱《珍珠塔》的大有人在,否则就不会有前传、后传、前传的前传这些续书了,即“陈、姚、俞、陆”前四家之一的“陆士珍”,就是说唱《珍珠塔》的大名家, 现存嘉庆十九年(1814)鸳水主人序、飞春阁刊《珍珠塔》,56回,题周士珠/陆士珍编评,北大“马廉专藏”、国图“西谛藏书室”都有藏本 。随着周珠士身份的解决,我们可以说“周士珠”当然就是“周珠士”,说明周殊士改本当时影响确实很大,书坊刊刻《珍珠塔》,都要带上周殊士,此周士珠/陆士珍编评本,大概还是陆士珍编评本,两人地域身份时代都不同,恐怕并没有什么交集。
$ J' P9 k# u1 E0 z6 h9 k) _据凌景埏《〈珍珠塔〉各本异同考》所说:(56回本)……方卿跌雪为驿丞姚国栋所救,后荐至毕府,后又以珠塔银两遣仆送回河南坟堂。也就是说珍珠塔并未被劫,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邱六乔事了,甚至连邱六乔这个人都不会有,而“周殊士本”最大的改编就是增饰了邱六乔劫塔、当塔之事,所以56回本并不出自周殊士24回本。事实上从凌文抄出看,56回本应该是俞正峰20回本 的增编,两本主要情节都同。
! S/ y2 f7 s9 {" k  L/ n+ W6 ^. I! q8 O/ ^  S
陆士珍生卒不详,“陆士珍”之名还见之吴毓昌《三笑•第21回•评对》,此回即今之《祝枝山大闹明伦堂》:  D4 b0 ~1 U5 |
(介)分付完毕俱已到,但只见不衫不履笑哈哈,(啥个路数介?)才是个星笑谈挥扇风生坐。无馆先生吴德三,张凤高搭子金亮采,好将评话与他谈。陆士珍、俞秀山,还有那陈遇、 施金、 杨驾帆。又有个世态炎凉熊逼肖,(才是公帐里个蔑片吓)。妙不过,言如黄鸟语绵蛮,因而子建多邀集,(倘若说勿明白介,烦俚朵醒木一拍,挥扇扬风,上关子哉活),以待奋勇争先上将坛。舌战群儒非小可,方知危日见才难。
# G6 F: T0 H, t, X# p, U6 |其中“张凤高、金亮采、陆士珍、俞秀山、陈遇、施金、杨驾帆”都是乾嘉时说书名家,不是书中捏造。( Q, Q3 m, ~& J4 n  X, X+ G* P5 L
《弹词综录》又录《麒麟豹》、《绣香囊》两书,相传也为陆士珍说部。《绣香囊》全称为《绣像新镌秘本陆调唱口绣香囊全传》,有嘉庆十九年(1814) 环春阁刊本,与《绣像珍珠塔》同年刊。则陆士珍,乾嘉时人,说《珍珠塔》、《绣香囊》有名,称“陆调”。 《麒麟豹》是《珍珠塔》续书,其实完全是另一个故事,都不能算在《珍珠塔》体系内,今见最早刊本为 道光二年(1822) 观志阁本,当因陆士珍说唱《珍珠塔》有名而伪托陆书者 。                  
2 P4 a* D, @" z: i! y/ v: Q0 i( v$ [) v' J# c
俞正峰本,今各家图书馆都未见藏,可能已失传,《弹词综录》转录的是“谭叙、胡目”。此书最初见于凌景埏《〈珍珠塔〉各本异同考》,赵景深作《弹词考证》时也没有目见,全从凌文转抄。丁春华《清蒙古车王府旧藏弹词述考》追踪凌景埏旧本 ,找到了周陆本:& R7 S. b( f; l/ D* E" B; K. s+ @
《绣像珍珠塔》四卷五十六回,清嘉庆十九年飞春阁刊本,现藏北大,为马氏(廉)旧藏 。但未见俞本:
3 x: s1 v/ Q# Q孔德学校旧藏及各图书馆中皆未见俞正峰编嘉庆四年(按:应为十四年) 吟馀阁本。: ?1 f9 j/ T4 |9 O5 M- u  n

2 B" G3 b4 U/ h3 k《弹词叙录•珍珠塔》:7 J7 S* u" c3 j
清嘉庆吟余阁刊20回本,首题俞正峰编次,后有玉泉老人跋,略云:“姑苏俞正峰语妙天下,而文笔更活跃,近编《碧玉环》 、《鸳鸯谱》、《绞绡帕》、《珍珠塔》等南词四本,而《珠塔》尤其中珠玉也。% K3 P9 N6 J" Q5 F0 g+ S# ?2 L
子圭《长篇弹词〈珍珠塔〉名家名段唱片文案》 :
) a0 R* l6 v& R+ d1 N另有嘉庆十四年(1809年)吟余阁刊本《珍珠塔》,题俞正峰编次。依书后跋有“姑苏俞正峰语妙天下”一句推断,俞正峰可能是嘉庆年间弹唱此书苏州弹词艺人。嘉庆俞正峰本全书有二十回。与乾隆周殊士本及今本相比,并无劫塔、当塔、哭塔等事,方卿冻饿雪地被毕云显救去后即以珍珠塔作为与毕家联烟的信物,一座珍珠塔贯串陈、毕两女与方卿的婚姻;有毕琴途中嫖妓但无毕假冒方卿的一系列情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并无陈廉九松亭许婚一节,方卿与小姐是在“园会”中赠塔私订终身,最后在方卿高中后才得与小姐“说亲”团圆的。4 |% M8 ^* O4 N2 E7 J( E
此说和凌文抄出稍伎,(如赵景深《弹词考证》抄出凌文,说俞正峰本《方卿跌雪》为驿丞姚国栋所救,后荐至毕府),但都肯定“珠塔未被劫,没有邱六乔”,有“毕琴途中嫖妓但无毕假冒方卿的一系列情节”,到周陆编评56回本,据抄出回目,则有了“诱仆、究仆、谒宦、考仆”,也就是有了“捉拿假方卿”。此一可以看出俞本没有剿袭周殊士本处,(俞本20回、周殊士本24回,如剿袭参考周本,没有情节短缺回数反少之道理;俞本刊10年后,有了剿袭参考周本的《碧玉环》,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二可以看出56回本确是20回本的“扩编”。
8 f) G# p! S* C, r  z此辨周殊士、俞正峰据X本各编了一本《珍珠塔》,绍本(周本)“增邱六乔故事”,苏本(俞本)“增毕僮事(未展开)”,苏州弹词最初的说本是据的苏本路数,而不是绍本,56回本仍“没有邱六乔故事”。

TOP

五、
: g8 ~$ q# R' {- U, |赵景深《弹词考证》假设乾隆本之前有一个X本(即原叙中所谓之俗本),乾隆本原叙曰:$ z! X/ R4 v/ Q
《珍珠塔》传奇一部,弹唱久矣。第旧刻喷饭有余,劝世不足。但词句多俚,抑且情节欠佳,则传之非其真也。余游楚十二年,至襄阳者再,遇方秀才宝书。曾言其远祖明少保公,以避中州水患,移家于襄。而少保未遇时,访亲不合,流落南昌,其后登科甲,官至尚书,先后为陈、毕两家之婿。则知旧刻所云,事本有据,乃俗本为之,遂鄙不可医。嗟乎!人赖事以传,事赖文以传;至文不足传事,而其人又乌乎传哉?秀才又谓:余阅〔见姑〕事,炎凉情态,亦未若俗本之甚,竟作三家村诟辞声。又〔赠塔〕后,有〔劫塔〕、〔追塔〕、〔当塔〕、〔认塔〕、〔哭塔〕、及〔造塔〕为止,而俗本概未备载。……云间方茂才元音先得我心,于俗本悉为改正,惜未成书而殁。余所见仅十八回,间亦多挂漏之处,九仭方高,合尖不易,余因为之完好,凡挂漏处补缀靡遗,又增至廿四回。……山阴周殊士识
% C+ b2 m, F. \+ h0 |可以肯定X本是“没有邱六乔故事”的。其实在乾隆本中 中除《原叙》外,还有一段话论及X本:
3 m5 d4 [* y: _要晓得小姐为人惟重义,岂可当他表计称。列位吓,不知哪个平空来嚼食,说是花园自许亲,后来自缢般般丑,几乎屈杀女千金。亏我到过襄阳陈府上,曾将此事细查清,所以书中前后通身改,事迹搜求的的真。列位多是高见的,切莫信从前刻本荒唐话,其中经纬实分明。(第三回)7 z) b3 k- X& u1 R: ]& {9 k4 ?
可见X本有“花园自许亲”、“后来自缢般般丑”之事。子圭《长篇弹词〈珍珠塔〉名家名段唱片文案》:& d5 l# u+ @% {' l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指俞本)并无陈廉九松亭许婚一节,方卿与小姐是在“园会”中赠塔私订终身,最后在方卿高中后才得与小姐“说亲”团圆的。
# d' F  ~: I0 G& x" ~; g可见乾隆本前刻本“无邱六乔故事”、有“花园自许亲”(无九松亭许婚)、有“陈翠娥上吊”事。最主要的是“陈翠娥上吊”,乾隆本后所有诸本直到马如飞,都未闻有此情节。$ n& Q( P5 B8 n$ p2 }- U* d6 I
* O1 t8 d% J! ~8 J3 a7 U9 T
《弹词叙录》另著录《新刻东调珍珠塔》:
8 l! Y  b0 E4 B0 t6 J$ y《新刻东调珍珠塔》,4卷不分回,每卷有目,为〔见姑娘〕、〔表姐赠塔〕、〔婆媳尼庵相会〕、〔方卿私行〕,不署撰人,旧刊本(四本)。1 R) F0 o0 m. S9 b6 v- Q! U$ E
据叙录,此东调本无邱六桥故事,也无毕僮事,方卿跌雪为毕云显所救,有陈翠娥上吊事。方卿字元音------“明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太平村有秀才方卿,字元音……”和周殊士本、俞正峰本(包括俞本的扩充本周陆编评本)都不同。谭氏认为此书既“无邱六乔事”,当早于乾隆本。  L: z* ^* z2 `5 ~- ~* B
6 l6 p9 K8 c1 v3 c
谭正璧藏书后都归复旦大学图书馆,此书当仍存复旦,惜不能看见原书为憾。旋见北大图书馆有藏《新刻东调珍珠塔传》4册(卷?)16回(据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读者检索系统),附有书影一页:# P: v* C' N7 D

0 H  Q6 k+ w' |; s/ E- y5 }( W' ~" V1 ?5 s" c4 K
当就是《弹词叙录》著录之本,虽不能窥全本,但情节约略可观,但见用词也并不弱,远非“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分乾坤”的三家村诟辞声的“俗本”可比。词中“深闺主婢哭春风”语,据《弹词叙录》,应就是指“陈翠娥上吊事”。在上海槐荫山房书庄石印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这是个七字唱本)中,可以看到这段情节是:
. Z2 h, q1 _9 Y翠娥叹罢心如割,一心一意觅无常。汗巾一条拿在手,打了扣子悬二梁。……扣子一紧姑娘死,万事皆休见阎王。……不表合家来啼哭,再言土地共城隍。招牌上面写大字,能看死人转回阳。……吃了仙方方一刻,翠娥微微开眼光。* M9 _4 j3 u2 U( K! {- c
" T, \% R2 V3 R7 w8 r0 k
在今见诸本中,只有《新刻东调珍珠塔》,最(全)符合X本特征,所以我认为它即使不是X的唯一解,也是X的解之一,而且在旧刊弹词书目中多有称为“东调”的弹词唱本,如:
8 K8 ~! G* d( {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    2 d. j; H' x4 Z; ^) S6 r
新刻东调秘本白鹤图# h3 v: y8 N2 `
新编东调棕蓝扇
$ T# @7 T* [' |* z5 t8 q4 `$ E新刻东调雨雪亭  9 o% F5 V2 c; K; y4 O9 Z& L
新编东调吉庆图全传
' S1 A2 f# E# c8 S! X7 u新编东调刘海台
9 k4 i( S' v2 j; u# c$ I新编东调龙凤姻缘3 e& V% j+ a& \" w
新刻东调紫金钗  $ f( ]: X0 v2 w7 |! J2 l
新刻东调珠蝴蝶  0 u* }/ X' Q) V/ W
新编秘本东调三喜图+ W8 I7 a: l, H2 t) l7 }7 H) e
新刻东调金枪宋传5 }* K7 r0 |( N: F- \7 ]
新刻东调忠孝呼家将全传
+ J1 y- S" l: m* ^) a东调薛仁贵征东* a+ i4 Y" ~4 J! p+ u
新编东调螭虎钏  
" m  W- y. \2 _* \; {% K新编东调二度梅合集
$ X9 D0 t8 l, ]1 l4 I: m东调古本金瓶梅; [% z. B( F6 `$ I
新编东调大双蝴蝶
5 r" W7 b* k1 o9 r: D: m新刻全本双金锭东调2 @) |: ?& \  @+ P
新编东调唱口龙凤袍$ s4 G) r9 E: K5 |$ m0 {
东调忠孝节义说唱双剪发铁胎弓全传
! U- _( K4 W4 k- `《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 还可追溯到宋元的“淘真”,可见“东调”是早期唱本之称,又据大名鼎鼎的吴信天《三笑•例言》(嘉庆七年苏州吟香书屋刊本)中说: ; x* R$ h9 [6 u$ h  e0 d1 e: _
是词是西调而非东调。从前最著名者何王强宗,各擅其长,是为东调。殆后施金、陈御、沈建、王渭辈出,以表白为介,以七言为长短句,宕句,别开生面,各务新奇,以观动听。是编集四家之法而法之。
3 P  G6 r0 F- L. A说明“东调”是“西调”之前的弹词唱调,是很原始的唱书调。
' ]( `7 W0 S' o% z% W* Q6 x* m5 \! ^) k% L
各地各时期的民间七字唱本是弹词最主要的来源,(也是许多其它艺术形式如鼓词的来源),许多经典的弹词如《白蛇传》、《梁祝》等都可以追溯到它们七字唱本的源头,这些唱本因为初创,情节往往简单,词句鄙俚,所以经常被认为是“简略本、节刊本”,不为人重视,其实它们才是刊本的“祖本”,弹词《珍珠塔》最初的“祖本”也就是这样一个七字唱本,此本“无邱六桥故事,无毕僮事,无九松亭许亲事(陈翠娥是花园自许亲),但有陈翠娥上吊事。槐荫山房《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或即据之翻刊重编”;云间方秀才元音据七字唱本,改正为《新刻东调珍珠塔传》,4卷不分回(或16~18回);绍兴周大榜、苏州俞正峰各据东调本(或七字唱本),改编有24回本和20回本,24回本增邱六桥故事,20回本增毕僮事;前四家之一之陆士珍,据20回俞本扩充到56回,但仍没有邱六乔故事。2 x# K- y" h4 l9 T
我们拈出“东调”本之可贵,是因为“东调”本是更早的唱本,据文辞之雅鄙,“东调”本之前应该还有一个原始的“七字唱本”。赵景深《弹词考证》有另抄出阿英藏《珍珠塔》版本十二目中有二种“七字唱本”:8 q/ d# h) Y+ Q$ A
1、        道光宝贤堂刊本。……道光间有人为了时调难唱,便改编了一种简略的七字弹词本。(《弹词考证》)
# J5 h7 ]7 _9 D: x此本阿英自己《马如飞的珍珠塔及其它•附录一•阿英藏珍珠塔版本目》著录较详:
" g* r! F; G. M2 i* L8 d  V《新刻时调珍珠塔传》八卷,《后传》四卷,道光庚子上洋宝贤堂写刻改编简本,无各卷总题,无曲,无叙,页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 j9 l. t* |3 G/ [6 {1 }
知此本又名《新刻时调珍珠塔传》,中州排印本前言:$ D1 f2 w( A6 q
《新刻时调珍珠塔》,……细观全文,无非是据周殊士本简缩改订而已,其情节大略与周本相同,而字数却只有周本的六分之一左右,因此脱节和不联贯处甚多。
  n2 ~! c/ R' h$ b3 l按此《新刻时调珍珠塔传》已附《后传》 四卷,说明刊刻已晚。缩略为七字本,大概更多考虑的是节板易刊,不是“为了时调难唱”。% p3 M1 U! f$ t, Q* N3 X7 ^1 x
0 {0 T3 ~& V4 P6 z3 I0 A
另一种道光(?)抄七字唱本:
0 |0 |7 S. h% J, k2、 “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一卷、旧抄本、七字唱”、“道光(?)抄本,七字唱,二册”、“七字唱抄本没有邱六桥故事,也没有俞正峰本 故事,只说:再表方卿在路上,鹅毛雪片降下方。……却不言,方公子,雪中冻死;表起那,毕云显,去把任上。”(《弹词考证》)- t3 J6 t( c0 n3 u& T4 z
这和《弹词叙录•新刻东调珍珠塔》之叙录完全相合,所以我颇疑心此本就是《新刻东调珍珠塔》据之“改正”的俗本,也就是槐荫山房《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据之“重编” 的原本,总之,这一本才是乾隆本叙中所谓之“旧刻、俗本”。

TOP

六、
( ~6 r4 H/ ?; \《新刻东调珍珠塔》作为第一个文人改写本,大概情节没有大的变动,只是字词作了修饰和雅化,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前人还把《新刻东调珍珠塔》作为俞正峰本的简缩本,(如中州古籍出版社的乾隆排印本之前言)。此说究之还是从《弹词叙录•珍珠塔》条按语不清所致:
  b$ @; z5 w% P1 M4 z《新刻东调珍珠塔》,4卷不分回,每卷有目,为〔见姑娘〕、〔表姐赠塔〕、〔婆媳尼庵相会〕、〔方卿私行〕,不署撰人,旧刊本(四本)。0 @" x# M7 J# G5 Z, s, s$ p
按此书有清嘉庆吟余阁刊二十回本,首题俞正峰编次,后有玉泉老人跋,略云:“姑苏俞正峰语妙天下,而文笔更活跃,近编《碧玉环》、《鸳鸯谱》、《绞绡帕》、《珍珠塔》等南词四本,而《珠塔》尤其中珠玉也。”据此,则俞正峰为此书创作者。此四卷本,或即二十回本之删节本欤? 1 }( w" P- o  Q3 @1 P5 u
又如盛志梅《弹词综录》:
1 l3 a1 M- {( B4 H/ S(2)《新刻东调珍珠塔》4卷 ,旧刊本,4册 。(谭叙)
3 t  `0 J  A7 m(3)《新刻东调珍珠塔》20回 ,俞正峰编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8) 吟余阁刊本。(谭叙、胡目)1 S5 V' r- z5 ^4 x! p+ y
把俞正峰20回本和《新刻东调珍珠塔》4卷本归入了一类,实际上是因袭了以上说法。* g1 a1 P1 M7 t9 [: s- g

+ u$ O) m! D+ D0 }“东调本”之可贵,是因为“东调本”是据俗本“改正”的文人本,是第一个雅化的文本。然见《佚名弹词目》 中有四种题《新刻东调珍珠塔传》的版本:
( s% H# E8 ~$ H" h& u1、        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光绪十五年三益斋刻本
! b" Z& Z9 Q5 u' E5 v2、        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光绪三年杭州小酉堂刻本1 y# ?8 b$ [1 P+ v* q* D
3、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集文堂刻本
- h7 Q5 g8 L. ^3 C4、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 口口撰 清咸丰七年文碎堂刻本
  _8 W8 j# I& O$ n6 x! |7 e查《弹词综录》:光绪三年杭州小酉堂刻本,6册24回,题《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又光绪十五年三益斋刻本,这个刻本稍复杂,但流传有序,据《弹词考证》“阿英所藏《珍珠塔》十二种”所说:' C3 L/ Q- c& y3 A# r0 B
(七)光绪十三年(1887),方来堂本,六册。
5 y0 ]9 ~, z# K) M* n" {! K  G) _(八)光绪十五年(1889),无锡三益斋本,六册。/ t7 S" ~! k0 ~$ ]" g: Z/ ~
三益斋本又与方来堂本同,不仅内容相同,即每行字句也都相同,任抽一页对校,地位字句完全一样。% J; T+ l" K1 X' w- p7 K+ s
查《弹词综录》:方来堂刻本,有道光十三年本、同治八年重刻本、光绪八年、光绪十三年本,阿英还藏有咸丰本:
8 Q) t9 C  L1 D) Q5 @《绣像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6卷24回,咸丰方来堂写刻,毗陵青霄居鹏程校本,版心作绣像九松亭,曲牌名全删改作(唱)字,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四字。
/ H& Z+ M& K: `  n! Q6 @道光十三年本,《弹词综录》:“此本为陈遇乾修改本,起脚色,用词牌曲牌如黄莺儿北调等,标明对白,如贴白净唱表唱等。”6 w: Z5 ]" L/ p  {# x
可见此本之(节刊)每况愈下。
- H/ z$ |" m# W5 [# w3 Y$ L6 }2 A5 k4 z# V
三益斋刻本也题《绣像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有道光十五年,光绪十五年刻本。/ o6 H' s, s! p* d+ @* N

7 q* O' B2 v  i, t' b* V7 C. O总之,上题《新刻东调珍珠塔传》(新刻九松亭全传)其实都是乾隆本的翻刊,著(题)录有误,这是珠迷不可不知道的。                  2020-08-11 二稿写定

TOP

本帖最后由 三眼童子 于 2021-6-11 12:00 编辑 6 X+ Z/ _$ S9 [" X/ S6 D- c8 o

* m8 c5 H% ~; S3 V$ ?7 b& h补:+ r% b+ Q, ^+ s7 L. s4 Y/ l5 j

. O% y3 h; B4 y! Z8 |一、4 t$ O* G/ O6 a$ p: R% C3 H2 Y
前文引排印本《珍珠塔》(佚名著、黄强校点、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据前言,此本是据道光恒德堂本为底本校点的:  K( D4 Z1 D& D7 C6 y6 }
1、前言中透露了恒德堂本《第10回•大盗无心当劫珍》末尾增补了〔审塔〕一节,补者云:“此本绍本辞文查未有,今将审塔续完全,本堂重价新编就,兰闺寂寞可消闲”。
2 @5 u/ S  t, Z, S2、正文(第3回):要晓得小姐为人惟重义,岂可当他表记称。列位吓,不知哪个平空来嚼食,说是花园自许亲,后来自缢般般丑,几乎屈杀女千金。亏我到过襄阳陈府上,曾将此事细查清,所以书中前后通身改,事迹搜求的的真。列位多是高见的,切莫信从前刻本荒唐话,其中经纬实分明。& ^1 Z; S: X1 e+ R1 W
来说明我的观点,即:
5 T- T, a. o: p. j' \先有一个俗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一卷、旧抄本、七字唱”(又作道光(?)抄本,七字唱,二册,阿英藏)、 上海槐荫山房书庄石印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 g' Q( O: O( S8 F5 Q. ?9 j6 C
《新刻东调珍珠塔传》4卷不分回(或16~18回)
  P3 {, f: r8 S$ S周殊士《绣像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24回 、俞正峰20回(扩本陆士珍56回)
. w" Y& m- L% R- K6 o% \. S3 r- K《六美图》、《麒麟豹》、《玉芙蓉》
* A6 d: Z& a8 u7 g  k马如飞《珍珠塔》
6 V; n" W/ e. ^4 M) Y2 O# `, |
& z5 @; D$ \  r" [* H这个谱系和以往所有的观点都不同,主要是重新认定了石印本《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的“祖本”地位:* f  I) e9 A! O2 S" R; d$ f
《新刻珍珠塔九松亭全本》,石印1册,上海槐荫山房书庄批发,封面题《九松亭珍珠塔》、重编善本,封腰题: 翠娥私赠珍珠塔 方卿冻死九松亭 老夫人讨饭寻子 遇静方死而复生 唱道情刺讽姑母 都巡按三美团圆。7 S- t& R3 l, V* A; z
此本有别通行24回本,不分卷,为七字唱本,间十字。无邱六乔事,无毕仆事,但有陈翠娥上吊事。“俗本”赖这个“重编善本”保存了“陈翠娥上吊”的原始事实。" v, I0 j  ^0 C, e- K- L8 U

0 x% ?5 x5 H4 `: S& ^二、
8 P1 N, @" i5 v8 K/ q; @近查阅了国图藏的一个抄本,此书载《善本书目》,但藏所我查为“北图”,未知是否一本?:3 h# ]! t4 H) b& V
封面题“同治癸酉年季夏月录  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  啸春馆存注”,接《引》文“《珍珠塔》传奇一部,弹唱久矣,……又〔赠塔〕后,有〔劫塔〕、〔追塔〕、〔当塔〕、〔认塔〕、〔哭塔〕、及〔造塔〕为止,而俗本概未备载。……云间方茂才元音先得我心,于俗本悉为改正,惜未成书而殁。余所见仅十八回,间亦多挂漏之处,九仭方高,合尖不易,余因为之完好,凡挂漏处补缀靡遗,又增至廿四回。…… (山阴青衫小吏书于啸春馆)”。目录24回,同乾隆本。
" b- N8 R/ n! e! C. q- o9 |/ H! k7 V4 h3 ]/ y
此本无上述评訾“从前刻本”的一段话。(第10回)回末是这样的:( q  c& e' u$ Y% k) t: _
老爷一面吩咐家人到县并备细开明情迹,要县尊立刻出差,拿邱六乔去审,自然是三敲六问的了。列位,要晓得前几回是赠塔、别塔、追塔,这一回是当塔、认塔,后一回就是审塔、哭塔了。(唱)可知宝物能为祸,不信,但看珍珠塔内文。犹可恨的是,俗本概行删削,岂非冷落塔中珍。
$ U! \+ m% Z, e1 G/ g& ]0 `" c) Y但紧接(第11回)即是《忆夫君多情哭塔》,并无〔审塔〕一节。
$ a6 y7 B1 c" k- x: w; _; _6 ~) F, o4 @  E4 @
现在知道恒德堂本(第10回)末确增加了“绍本辞文查未有”的〔审塔〕,并(第3回)陈翠娥下扶梯前评訾“从前刻本”的一段插话。正是这段话透露了“从前刻本”的一些原始情况。, M4 o6 F3 g2 [% _
国图藏同治抄本可能是一个很忠实乾隆刊本的抄本,但肯定不是抄自稿本系统,因为新的考证表明,周殊士就是乾隆年间山阴人周大榜,字(或号)珠士,此本末句“赢得元音与珠玉,旧珠粒粒换新珠”,当以恒德堂本“赢得元音与珠士,旧珠粒粒换新珠”为确。5 E' _/ Q" K) @( U; L  b
和同治抄本比较,可知恒德堂本是一个经细心修改的本子,堪称“善本”。. u+ x7 ~8 j' f% C5 P1 G% n

7 `$ ~- o# y. i三、
, I! o7 e/ h! {(日)黑田谱美《弹词<珍珠塔>版本研究札记》(https://www.docin.com/p-2190217139.html)目验了:
+ e9 ]6 p: q, [# r6 g《新刻东调珍珠塔》  16卷16回   周殊士序  咸丰七年(1857)维扬文碎堂梓本  全4册  半叶10行*20字  国图。
8 r$ i3 i) o+ n( B9 Q: r
/ G5 v; k5 u5 T. k2 |; ?9 R2 u抄出回目有5回同乾隆本(下有划线):
: J* ]0 z/ V% N$ n子别母吉凶占卦走长途、方卿见姑爹、侄见姑贫富亢颜抛至戚、花开能有几时红谁人保得千年、翠娥请转方公子、翠娥珠塔为记、陈御人追回九松亭为媒正、方卿宿庙托梦、翠娥想夫服药、方母杨氏寻子在庵婆媳奇逢、方卿中状元七省都巡按赐剑、登门窃笑状元唱小道新腔、陈翠娥白绫自尽、积福堂见母亲、亲上亲出庵聚会、喜中喜同榻和谐珠塔团圆
5 L- l+ c1 O% M6 C6 O2 }1 x# p! V9 {2 x- U: r+ S/ w0 @
和《弹词叙录》著录卷数、题目都不同。看回目,这是个捏合了“东调本”和“乾隆本”的本子,应该是书坊所为,在《珍珠塔》版本中也算别具一格。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