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从侠客到奴才的变迁2 m" k( b" K) d6 s) |5 `
7 _  x! l% t: O. p
终于说到清朝的评话了,清朝书主要有《康熙皇帝》、《彭公案》、《血滴子》、《清代三侠》、《乾隆下江南》、《十二金钱镖》、《张文祥刺马》这么几部,就我而言,主要是听了《康熙皇帝》、《乾隆下江南》、《张文祥刺马》,其他几部基本没有听过。可以说明清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这就为评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p+ n9 Y" C# o# T7 z: y+ S这三部书里,《乾隆下江南》是属于传统书,是根据同名古典小说《乾隆下江南》改编的,叙述了乾隆化名高天赐,单身南游,遇书生周日青,见其聪慧,认为义子相偕同行。在南京,因抱打不平,公堂失手打死县官胡涛,惩治恶少区成山。区逃往匪巢马家庄,诱乾隆入庄后,与马元龙父子将乾隆禁于水牢。恰绿林好汉甘凤池为复仇入马家庄,无意中救出乾隆。乾隆授意两江总督斩马元龙,授甘凤池官职后偕周日青去镇江,路遇落魄之忠良后代关老三,倾银两助之,后将五宝珠衫典押作川资。当铺老板偷换宝珠,乾隆怒打当铺,夜走扬州,投宿卞家庄。石莲寺恶僧晏月劫去庄主之女卞秋月,乾隆探石莲寺,为曼月所擒。杨遇春救驾,翦除恶僧。后乾隆与甘凤池等至苏州、松江,除灭恶霸白泰官、席龙。1 \- [6 G* A2 z+ W5 f  r
就如同其他短打书一样,《乾隆下江南》里也有所谓的“侠客”,如甘凤池、杨遇春等人,但是总觉得这些个侠客与《绿牡丹》、《七侠五义》、《水浒》里的不一样,语气说他们是侠客,不如说是“打手”更恰当。《绿牡丹》、《七侠五义》里的侠客,尽管也是为国家,为清官出力帮忙,但基本上没有一个“效忠于谁”的观念,无论是花振芳、鲍自安,还是欧阳春、展昭,他们都没有效忠于狄仁杰或效忠于包拯,他们与狄仁杰、包拯们的关系,更像是朋友的关系,而不是下属的关系,他们之所以为清官效力,为国家效力,更多的是避免战争,避免生灵涂炭,他们的对立面王怀仁、庞吉、襄阳王并不是代表下层老百姓的利益的,而是代表统治集团里面最腐朽的势力的,所以挫败这些人的阴谋是符合老百姓的利益的,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为国家出力,但对最高统治者皇帝,如武则天、宋仁宗们,保持了一种不合作甚至是蔑视的态度,笔者听这两部书始终能够感觉出这一点。至于他们与狄仁杰、包拯们的关系,也颇有先秦时“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士人之风。所以,当武则天退位、包公归天后,这些人就退隐了。但是《乾隆下江南》里的甘凤池、杨遇春、关老三们并非是这样的人,首先,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浓厚的功名利禄思想,因此,当他们得知救的是皇帝时,慌忙跪下磕头,在皇帝封他们做官后,顿时大喜,高呼万岁,日后再为皇帝办事(如剿灭武当)时也格外卖力。这跟《包公》里鲍福救出皇帝后狠狠训斥皇帝日后飘然而去的风格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别。而凡是与朝廷作对的势力,如武当派、如复明党;如与朝廷作对的人物,如白泰官、如席龙,就无一例外都成了恶势力。反正是非白即黑,不像《绿牡丹》、《七侠五义》里那样除了反面势力和正面势力外,还有中间势力。在《乾隆下江南》里,不但这些“侠客”们变得如此,连一些所谓的“世外高人”如至善禅师、五枚师太、冯道德等,也变得很是市侩,尤其是代表少林派的至善,在朝廷剿灭武当的战役中是全力支持的,这里面至善的态度很值得玩味。/ M# m% N5 G0 r- ~
《康熙皇帝》这部书是由老艺人扬子江在上世纪80年代编撰的一部书:叙述了康熙帝玄烨皆同武状元姚启生南巡,途中收了李龙、万里云,并且江湖义士王伯灵、欧阳德的协助下,不断肃清奸臣鳌拜、苏克萨哈、索尼、额比龙们在地方的势力,最后回京,剪除鳌拜等人,大权独揽的故事。这部书,由于是在新时代编的,从思想上面比《乾隆下江南》要稍好一些,即里面的江湖义士王伯灵、欧阳德们的功名富贵的思想没有像《乾隆下江南》里的甘凤池、杨遇春们那么强烈,但是还是不脱《乾隆下江南》里面皇帝是“圣明天子”,坏的是奸臣、贪官的路子,里面对于康熙的吹捧,可以说是比《乾隆下江南》里对乾隆的吹捧还要过,乾隆至少说书人还是认可他好色、好名、虚荣的缺点,而康熙基本上在书里没有缺点,事事都站在老百姓一边,甚俨然就像是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人民公仆,在他的影响下,自然姚启生、万里云、李龙他们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他的“魅力”甚至还影响到江湖好汉们都甘心为他卖命,而凡是与他作对的大臣无论满汉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从这两部书来看,无论是《乾隆》还是《康熙》,归纳下来就是其核心内容就是:凡是皇帝都是好的,凡是与皇帝作对都是不对的,因此效忠皇帝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就在也没有一点点关于侠客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作风,也没有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精神,只剩下了赤裸裸的主子与奴才的关系,终于李龙、万里云、甘凤池、杨遇春们完成了真正的蜕变——由侠客到奴才。这可能就是清朝书的通病,这应该与清朝的大环境有关,因为到清朝,是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随着专制的加强,个人的个性也逐渐遭到压抑、消磨,这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侠客也不例外,所以你就不可能在清朝中看到战国慷慨悲歌的侠客,也看不到两汉“力折公侯”的豪侠,而只能看到奴才,如此而已。/ l  x! t* n9 G! h; r+ Q
如果说清朝书里的江湖人物还能保持有一点血性的话,恐怕要算是《张文祥刺马》了,《张文祥刺马》述太平军将领张文祥、陈金威,率军攻占浙江处州,活捉知府马新贻。马伪装降顺,取得张、陈好感,三人义结金兰。马暗通清军将领左宗棠,乘张、陈攻严州之机,炮击太平军,夺回处州,遂因功升任浙江巡抚。太平军失败后,马诱杀陈金威,奸污陈妻李氏,逼死张文祥妻黄氏。张文祥立志报仇,至济南、天津行刺马新贻,未成。后马任两江总督,驻辕江宁。张至江宁刺马多次未成,遂毁容改面,混迹市井,在妓院结识马新贻亲戚周国瑞。张利用周与马之关系混入军中,乘马阅兵时,于十万军中刺杀马新贻。张当场被捕。清廷审理此案,张在公堂大义凛然,揭露马新贻种种丑行。
7 s) b. K6 c# ]( q3 h《刺马》这部书向人揭示了这样一种精神:你既然伤天害理,那么我即使舍死忘生,备尝艰辛,甚至付出生命也要杀掉你!俗话说“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张文祥、陈金威二人妻子或被马新贻奸污,或被马害死,甚至连陈金威本人也被害死,所以张文祥他必须起来抗争,尽管他只是区区一节草民,力量实在有限,但就算这样,马新贻必须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是江湖的规矩。虽然张文祥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张本人毁容改面、家破人亡就不用说了,连带着他的弟兄、朋友辈最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后张刺马是成功了,这就足够了。就如同先秦义士豫让一样,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仅仅是为了一个信念:报答智伯知遇之恩,让赵襄子付出代价。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精神,这种精神可能这就是《刺马》这部书唯一能感动人的地方。8 G( |# Q/ \, V) v' v' y
平心而论,笔者不太喜欢清朝书,无论是评话《康熙》、《乾隆》还是评书《三侠剑》之类,里面充斥着“圣主英明”和“奴才效忠”怎么看就怎么觉得跟侠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的风格相差甚远,鲁迅在《流氓的变迁》里说“满洲入关,中国渐被压服了,连有“侠气”的人,也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不敢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镳,替他捕盗,一部《施公案》,也说得很分明,还有《彭公案》,《七侠五义》(注:这是指石玉昆的古典小说《七侠五义》,而非前面弹的评话《七侠五义》,看官主意两者的差别咯!)之流,至今没有穷尽。他们出身清白,连先前也并无坏处,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别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加足。”这段话尽管有他老先生一贯的偏激之处,但的确形容的很到位,因此笔者对于清朝书就有一种排斥的心理,自然就欣赏不起来。好,我想关于评话的短打书,我想就说到这里把。

TOP

乱说《西游记》,瞎说《封神榜》3 d, A4 w) o6 @/ R. |) E- W) H9 |
$ `7 p- N% V  X3 x4 O3 Z
神怪书,是评话中的一个另类,一朵奇葩,充满了天马行空,奇异的想象。在苏州评话中,神怪书主要以《西游记》、《封神榜》、《济公传》三部书为代表。实际上,就神怪的内容的广泛性来说,基本上在解放前的许多评话和弹词中多少都有点神怪内容,例如《三国》里的诸葛亮、《隋唐》里的徐茂公、《包公》里的佘太君、《英烈》里的刘伯温在解放前的书里是真的会论算阴阳,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的;《隋唐》里李元霸的师父沧海公、《金枪传》里杨七郎的师父马达祖师、《包公》里狄青的师父王禅祖师真的都是仙人,这些内容,后来的建国后都是作为封建迷信的尾巴给割掉了,因为这些内容,无论放在长靠书里还是放在短打书里,都是觉得有点格格不入的。你想交战双方,碰到一方有人会论算阴阳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的,那么作为另一方还打什么?还怎么打?但是如果打出牌子:这个书摆明了就是说神怪的,如评话《西游记》、《封神榜》、《济公传》,则又另当别论了,在这样的书里神怪内容少了还不行,实际上在苏州评弹中,最有名的神怪书倒不是评话,而是弹词《白蛇传》,以后有功夫可以聊聊,这里主要是说评话。6 D. `2 ~) S/ {5 U7 R. J% c
苏州评话讲述先秦时期的故事并不多,《封神榜》就是其中少有的一部,故事大抵据明人小说《封神演义》改变,述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宠幸九尾狐妲己,残害忠良。姜子牙在昆仑山学道,奉师命下山助周灭纣,于渭水河边遇周文王。文王奉为军师,统领三军。姜之师弟申公豹偷下昆仑山助纣为虐。殷都朝歌统帅黄飞虎,因其妻遭纣王、妲己残害而死,反出五关,投奔西歧,周国势日强。纣王派闻太师等五次兵伐西歧,周得姜子牙、杨戬、金吒、木吒、黄飞虎及众神仙相助,大破殷纣军。文王去世,武王继位。纣王更加荒淫残暴,民不聊生,周武王顺应民心,亲率大军,以姜子牙为帅,兵伐朝歌。纣王重用申公豹,亲率大军在牧野与周军会战。神仙助周,妖魔助殷,经斗法、交战,子牙终破殷纣大军。纣王逃回朝歌,鹿台自焚。周军破朝歌,诛妖狐,逢立周朝,姜子牙登台封神。1 {( J, i( d! G" a
关于这部书,笔者并没有听过,仅看过网上的一些个片段介绍,看看倒也觉得有趣,苏州人常常形容说书人说《封神榜》是“瞎说《封神榜》”,本身原著封神演义就已经够有传奇性了,现在再这么一瞎说,那简直就是听“天书”了,不过“瞎说”归“瞎说”,瞎说得倒也颇为有趣,特意列出来,列位看看:
3 @# L* ?$ B) S% S) K( D* Q盘古开天地,一开混沌,不知多少年后,发现这个世界不好,结束第一混沌,从新开。世界上所有生物毁灭,就留下一只鸭子,修炼成陆压道人。之后连开了十七次混沌都像第一次一样没成功,不过每次都有一两样生物留下来,其中有:王母娘娘、玉皇大帝、西方如来、准提菩萨(如来师弟,孙猴、四大金刚之师)、鸿钧老祖等。直到最后十八次开天地才算成功。所以杨戬在破十绝阵时,被寒光冲出三十三层天,遇见了陆压道人相救,陆压自称:“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今年才活十八岁,一个混沌为一年。” 9 {; J# W' e9 Q) q$ G) I8 T5 D" i
玉皇大帝手上缺少人手,希望在凡间招募人来当神。请来鸿钧、如来,开神、佛、仙三教大会,拟订封神榜。玉皇大帝是神不能去凡间,希望他们能帮这个忙。如来说:“从人间招募神就必需让这个人先死去,我佛教不能杀生,我不能帮忙,只能在关键时刻乡助一臂之力。”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在仙教身上。鸿钧回家心血来潮一算(仙人算命有两个条件:一、自己的道行比所算对方的道行大得多,要接近一半;二、必需要心血来潮,否则叫逆天意,会招来劫数。)上封神榜的人太多了,有些是凡人,对他们来说是走运的;但也有不走运的,就是已有了数万年,甚至于十九万九千九百年的人,他差一百年就是大罗神仙(仙人每一阶段都有劫数,但到了二十万年道行以上就是大罗神仙,只要本人不犯错就再没劫数了)。此人就是慈眉善目的玄坛老爷赵公明!
7 w2 o9 a& ]* a6 h7 h) t* f0 S鸿钧自己已经位列仙班不能长时间到凡间,他有三个学生:大徒弟道教太上老君80万年道行,平时只管炼丹不问事实;三徒弟截教通天教主60万年道行,对弟子约束不够;只有二弟子阐教元始天尊70万年道行,手下弟子又多又明事理,这事就交给他了。但元始天尊也很为难,自己的弟子都在十万年道行以上了,进凡尘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耽误修行。看来只能再收个弟子去做这件事了。
实在想象不到吧,《封神榜》诸位教主竟然是这样产生的,而且封神的目的完全是为玉帝招纳公务员,嗯,动机就这么简单,而如来很不厚道,一推六二五,全推掉了,还是鸿钧比较厚道,勇于挑重担。
# w0 ?( V4 c' }. j* t  [正巧有个苏州张家港人(今地名)姜子牙,他祖宗九代都是好人。自小十岁父母双亡,卖身葬父。看得人多,想买得人少。因为年龄不好,想带回去做儿子,太大了,养不家了。要买回去作长工,太小了,还要再养几年。只有位财主宋老爷卖下他,作儿子宋异人的伴读。请来老师教两个小孩读书,两年后老师来找宋老爷,说:“我要走了。”“是不是我儿子不好?”“不是少爷,是童儿结棍。”“啊?我给他读书,他还不好好学?”“不不,童儿不好我就说不好了,我说得是结棍。”“什么是结棍?”“就是我教的东他都会,他提的问题我不懂,所以说结棍。”奥!明白了,是老师本事不够了。就换个中学老师接着教,一年多一点,这位老师也来找宋老爷:“老爷我想走了。”“为什么?”“童儿实在结棍!”“好,你走吧!”再换个大学教授,半年不到也来也了:“老爷……”“是不是童儿结棍?”“哎,对对对!”这位老师就对老爷说:“你也别请老师了,就让这童儿来教你儿子吧,他的学问可称作飞熊。” 宋老爷就让儿子和姜子牙结拜,几年后宋老爷一死,姜子牙就出外访仙去了。元始天尊收下姜子牙,四十年后让他下山,也是要试练姜子牙能否接手大任务。下山时给姜吃了一颗五千年金丹,并有一部无字天书。下山后才发现当今的人间已经妖魔当道了。 姜子牙竟然是苏州张家港人,呵呵,苏州人成为山东齐国的祖先,这恐怕说书人自己心理都不信。想来当初说书人是在张家港说书,放个噱头逗听众一乐。4 D" c' w1 `3 a7 e! a
纣王无道得罪女娲,女娲找来三妖让他们变化人形。有了千年的道行就能变成想变的东西,但想再变另一样东西,必须先恢复自己的原身再变,这就叫变。有了上万年的道行自身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这叫化。所以千年为变万年能化,就叫——千变万化。三妖只有千年道行,只能变。玉石琵琶精先变,拼命摇身体。为什么要摇身体呢?咦,摇身一变嘛!变个美女,怎么头小身体大?换九头野鸡精变,怎么鼻子这么高?换千年狐狸精变,哎,就是她最好……不对,怎么耳朵在头顶上?女娲知道了,妖怪变出来的总是有缺点。正要就此罢手,突然心血来潮,一算原来苏护之女妲己明天进宫,会被纣王大叫一声:“好美人。”就此吓死。便让狐狸精晚上先一天去将妲己魂魄勾回,利用妲己之身去迷惑纣王。妲己之死早就命中注定,所以封神榜上没有妲己的名字。 妲己会被纣王的声音吓死?呵呵,纣王看来是炼了狮子吼神功了,不过这个说法也比较有创意,符合“瞎说封神榜”的精神。

TOP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经过数十万年的使用,终于爆炸了。炼丹炉中炼的丹药烊化的尖尖头暴开,炸到鸿钧老祖的仙洞口,化成一个全身金色有40万年道行的小孩。鸿钧老祖算出他的来历由于他是丹药烊化的尖尖头就把他起名杨戬。可他道行虽高,却根本不懂做人的道理。杨戬说我想拜个师傅,而鸿钧老祖早就不收学生,就把他收为童儿。谁知杨戬做错了两件事:第一次一天杨戬捡到一串珠子,不知道是谁的。鸿钧老祖也算不出它的来历,就让杨戬好好收藏起来。一次到西天相会如来,才知道是如来之物,怪不得双方都算不出来。鸿钧回洞却发现珠子被杨戬玩耍的时候搞丢了!实际上是赵公明路过,一时贪财欺负杨戬不通仙法收了去的。赵公明正是由于这件事,才犯了劫数,最后把命也丢了。当时鸿钧一时气愤打了杨戬眉心一掌,把眉毛中间打出道口子,杨戬昏倒在地,身体中的道行慢慢流出。鸿钧后悔自己出手太重,知道等杨戬的道行流完,人也就死了,赶忙把他的道行输送回他的体内,可还是有五万年流失掉了。如来预感有事发生,便也赶了过来,看见这幕情景,也感到心痛,既然是为了我的事连累孩子失了五万年道行,那我就教杨戬两样佛教最高深的本事吧!金刚不坏之身与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是如来师弟准提菩萨的学生,当然也会这两样绝技了。 ( B$ E9 N% n4 [# p2 k6 z
第二次鸿钧大摆蟠桃会,可惜今年收成不好,只有一只桃子开花结果了,所以这只桃子也汇集了数百只仙桃的威力。让杨戬去拿,谁知道杨戬在路上经不起仙桃的诱惑,给偷吃了。所以众仙剥夺了鸿钧老祖举办蟠桃大会的权利,改为王母娘娘来办,鸿钧气得把杨戬给赶出门去了。杨戬想寻找个仙山修道,看中玉泉山金霞洞,可这个山洞早就有人了,是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之——玉鼎真人。两人打斗起来,惊动到鸿钧老祖处。鸿钧气上加气,对杨戬道:“你当初不是说想拜个师傅吗?既然看中了玉泉山金霞洞,好我就让你拜玉鼎真人为师,留在玉泉山金霞洞修道吧!”所以杨戬在《封神演义》中本事有如此高的本事,而玉鼎却未见有何花头。
& N; S9 I5 A  H/ F' I
原来杨戬的来历了是这样的?难怪他厉害,轩辕上面很多坛友分析杨戬是亚教主级别的,看来不无道理,杨戬期限有40万年道行,后来就算流掉5万还有35万,也是仅次于教主级别的,而他的本事竟然还是传自如来,就难怪杨戬在《封神演义》中本事有如此高的本事,而玉鼎却未见有何花头。足见这些坛友实在很牛叉,非常怀疑他们是听过评话《封神榜》的。
5 c& ]6 w# I6 X3 {( f$ g1 N姜子牙辅保西歧,再次上昆仑山,元始天尊赐下封神榜,又给姜子牙服下两粒一万年的金丹,姜从此有了两万年道行。回西歧的路上遇见申公豹骑着懊憋虎(只听反话的老虎,叫它往东它偏往西,叫它停它偏走)追上来。申公豹实际是一只白眼狼,当年想拜元始天尊为师,元始天尊说我的弟子都是人,你要拜就去通天教主那里去。申公豹不听,趴在山下等,一等等了一万年!正巧元始天尊坐下蒲团上有条绣线黄龙,多年被元始天尊坐着,时间长了,突然一飞冲天,变化成形。天尊便将它嘴中横骨去掉,收为学生,既黄龙真人。申公豹又来找元始天尊,你既然收了龙为弟子,也能收我。这才收下他。毕竟他是畜生本性,还是喜欢和截教的人交朋友,学了一些邪门法术。一直以为封神的美差总要落在自己的头上(谁封神,谁就是内定的玉皇大帝的钦差,能掌管天庭众神)。谁知道老师又收了个学生姜子牙,现在又把封神榜也给了他了,便想害死姜,自己去封神。骗姜子牙有套仙术要教他,能把头割下来,仍到空中,再回来任完好无损。实际他只教姜子牙一半的口诀,他头上去没事,而姜子牙头上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时间一长就要死。辛有太上老君大弟子,第三代仙人中道行最高(25万年)的老寿星南极仙翁到。让仙鹤童子叼着申公豹的头:“起飞,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越远越好。”姜子牙为申公豹讲情,这才让仙鹤回来,仙鹤想我刚到日本就要我回来啦?谁知申公豹没头不知道情况,刚把头戴上,就要杀姜子牙。老寿星气坏了,拉起来一拐杖打在申公豹的头上,这一打从此申公豹的头就被打歪了,被称为歪头申公豹。干尽坏事,最后被拿去填北海,听说一千年后,他又逃走到西方以色列地区,化成犹太人传教,被西方人给钉到十子架上了。 姜子牙和申公豹的恩怨原来是这样来的,也难怪申公豹要争这个差事里,就是一个小小的城管都很牛,更何况玉皇大帝的钦差?也难怪他心理不平衡了。不过申公豹还算有志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居然化身基督另起炉灶了,难怪现在看到的耶稣画像头多少都有点歪的。
) t6 I' K3 g! Z  u7 }1 r3 l* r5 g老寿星打坏了申公豹的头也就有了劫数!到三仙姑大摆黄河阵的时候,三仙姑借来混元金斗(王母娘娘的马桶也称子孙桶),杨戬不知道那东西厉害,上前会战,不料被混元金斗吸了进去。老寿星连忙上前帮忙,被金斗套在头上,差点也吸进去。一个二十五万年道行在外面拔,一个三十五万年道行在里面顶,总算把金斗拉开,两人逃回去。杨戬有金刚不坏之身所以没事,但老寿星原本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模样,从此变成呵腰曲背、脱发无牙的老太龙钟的样子,头上至今还留着混元金斗吸出的印子。在十绝阵、黄河阵一战中,元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中,不少人都伤了截教同门,也都应了劫数。所以在最后万仙阵时有不少人都中了招,虽保住了性命,但不能成大罗神仙了。最后如来开方便之门,收他们为徒,从另一途径成佛了。夹龙山飞龙洞俱留孙成为佛教弥勒佛,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成为文殊菩萨,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成为普贤菩萨,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成为观世音菩萨。老寿星是不幸的,原本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模样,从此变成呵腰曲背、脱发无牙的老态龙钟的样子,头上那个突起原来混元金斗吸出的印子。佛门四圣是幸运的,跳槽后赚到盆满钵满,信徒都要超过他们的教主了。
+ H3 C) }' W6 ]! `8 O从上面的这些片段来看,评话《封神》应该是一部非常精彩有趣的书,列位也不要说这如何如何胡说八道,或者如何如何不符合逻辑,原本这类书的原著就没有什么逻辑可言的,而且还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评话当然就更加要加以发挥了,君不见连《三国》都会跟原著相差成这个样子,更何况是作为神怪书的《封神榜》呢,“瞎说《封神榜》”几乎是必然的。

TOP

《西游记》是据吴承恩同名小说的部分章节编说。故事始自唐僧在二界山收孙悟空为徒,观世音紫箍咒制服孙悟空。后唐、孙于蛇盘山鹰愁涧收小白龙驹马,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同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途中,无数妖魔鬼怪都想食取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孙悟空为保唐僧分别同虎精、貂鼠精、白骨精、猴精、红孩儿、金鱼精、蝎子精、弥猴精、蜈蚣精、牛魔王等斗智斗勇。从书路来看是不完整的,而目前听过的是由张树良开讲的从灭法国、经历车迟国、火云洞、朱紫国、盘丝洞、黄花观直到真假猴王这一段。. K, q6 v4 i! L+ l! A
在评话里,孙猴子的能力被大大提升了,别的不说,就手里的如意金箍棒就重了十倍,达到十万多斤重了,而且还会变什么就有什么的能力,如变成大鹏,就能鲲鹏展翅九万里,因此基本上没有法宝的妖怪或者没有特殊能力的妖怪在他手上不堪一击,相比原著小说,要厉害了许多,唯一的缺点是听不得锣声,听到锣声就会兴奋(猴戏)?猪八戒塑造的有点类似程咬金、胡大海,既突出了他憨厚的一面,也体现出了他狡猾的一面,当然好色这一点还是保留着的,而且武艺设定也不弱,像对付盘丝洞的蜘蛛精还是不在话下的。沙和尚还是如同原著那样没有什么特色,可能没有特色正是他的特点吧。不知道是否张先生擅长说短打书,这段《西游记》听起来总觉得有些短打书的味道,孙悟空有点像江湖人物,记得有回书还真提到了他穿房越脊去偷听的场面,因此难免给人感觉这不是孙悟空,而是翻江鼠蒋平。总体而言,“乱说”的味道比较浓厚,当然,从原著来看就够乱的了,说书人再乱乱也无伤大雅。由于只听过18回书,因此也不好多讲什么,就谈到这里了。
4 b& y8 S4 D) l: o" Y" m. t" U0 w《济公传》故事大抵依据清郭小亭同名小说改编加工而成。述南宋孝宗年间,节度使之子、天台人李修缘17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李为“转世罗汉”,游戏人间,惩恶扶弱而行为疯颠,人称“济颠”。好相秦熹之子行为不端,济颠以法惩洽,复点化秦熹,遂为秦的替修僧。采花大盗华云龙盗走秦相府珠冠,官府请济捕拿,济虽困华而为点化其悔悟,故意放走。华继续作恶,夜入赵家楼采花,济颠弟子雷鸣、陈亮追至,华以毒镖伤二人,济颠救出二徒。雷、陈之义兄杨明擒华,妖道姜天瑞救华擒扬,济颠赶至,杀死姜天瑞。姜师华清风以邪术擒雷、陈等,济颠火烧华清风。华云龙逃遁,杨明等紧迫再擒之,慈云观道人邵华风救华,济颠擒华斩之。邵华风逃至万花山为八魔所囚,济颠往索,八魔与济颠会斗于金山寺,用魔火困炼济颠,太乙真人、长眉罗汉助济降魔。小西天盗贼狄元绍杀人移祸杨明,杨友谭宗旺、刘瑞德探小西天,谭被困,与狄妹小霞婚配。济颠亦至小西天,小霞以诛佛剑败之,谭盗剑,济颠点化小霞,共破小西天。9 d6 K; J6 E0 V& ~9 k- C$ V8 k+ t9 g
说起来这部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了。而在几十年前,说这部的人很多,并且各家各说。其中有名的是范玉山、虞文伯、沈笑梅、陈浩然,号称“书坛四济公”。据说范玉山人称“活济公”,他为了说好这部书曾专门到苏州的西园寺罗汉堂去研究济公塑像,学习济公“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的表情,精彩之极。虞文伯的“济公”以形象滑稽见长,所以被称为“滑稽济公”, 陈浩然善用小嗓子起济公说话,带几分天真,因此有“小济公”的称号。不过,这几个“济公”中,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沈笑梅,他跟范玉山一样为了起好济公角色曾认真揣摩过西园寺的济公塑像,而且抓住济公好杯中物的特点,创出了一个“吃醉济公”的形象,故而被称为“醉济公”。上世纪80年代曾经根据沈笑梅先生的演出本拍摄了8集电视连续剧《济公》(依稀记得开头放了6集,几年后才放了7、8两集),每集名称分别为:“济公出世”、“阴阳泪水”、“古井运木”、“妙手移瘤”、“巧点紫金钗”、“大闹秦相府”、“醉接梅花腿”、“智破无头案”,这部电视剧的播放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5 a2 g& l2 ~/ n$ M+ \
不过,关于评话《济公传》,目前没有听过任何音频,也没有见到网上哪儿有,只在《苏州评弹书目选》里看过沈笑梅演出本里的连个节选:《割瘤移瘤》和《相府治病》,这两个片段在电视剧里即“妙手移瘤”和“大闹秦相府”,相信看了电视剧的朋友,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领略《济公传》的风采。) q4 \8 k5 R% p6 \( r8 G8 u
好了,由于笔者神怪书见得不多,也就不多作废话了,关于评话的神怪书专题我想就到此为止吧。

TOP

“斩尾巴”运动$ A$ ~* l- p9 l. B! k2 u
) l+ G% J$ W. `2 Q" A4 f$ r
说到“斩尾巴”运动,我想最早应该追溯到1942年的延安整风。1942年初春,在延安,一场以肃清王明“左”、右倾错误思想影响为目标的运动,在毛泽东亲自发动和主持下拉开了序幕。毛泽东在这场运动中作了《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演说,明确号召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以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场运动,自然而然地向文艺界扩展延伸了,毛泽东于1942年5月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讲演,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针。这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正奠定了后来中国文艺的理论基础。这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场起自大西北的运动会对江南水乡的评弹,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左右评弹的生死存亡。( P) D0 r9 N4 d7 B* T/ b1 w
苏州固然是评弹的发源地,不可谓不源远流长,按照它自身的发展方式在默默地发展着,一直到1949年迎来新时代的来临。1949年4月,南京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周边地区包括苏州在内都陆续得到解放,在这个过程中,苏州评弹受到的冲击自然也大。
( @- N3 [& u% A6 {# h: c* K新中国的文化官员是一些“渡江”过来的中青年人,他们经受了延安整风运动的思想洗礼后,意识形态激进鲜明,在他们眼里,文艺工作就是宣传,而宣传就是要跟上形势,宣传新中国与新思想。而当时的评弹艺人们也是为了跟上形势,跟上新时代的发展,也主动对于自己演说的书目进行改革。于是,上下两条线结合,从1951年开始,在苏州、上海等地开始了对评弹的改造,掀起了一个“斩尾巴”运动,所谓“斩尾巴”,本意是指比喻忍痛割舍自己长期养成的坏思想、坏习惯。但在评弹界,就是表现为就是禁止说老书。在新中国文化官员们看来,这些从旧时代过来的评弹艺人都拖着一条封建落后的尾巴,非斩断不可。当时认为弹词《珍珠塔》、《三笑》、《啼笑因缘》、《玉蜻蜓》、《落金扇》等,评话《济公传》、《七侠五义》、《三国》等老书,内容腐朽,反映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要求对此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据说张国良先生因为说《三国》竟被指责成“贩卖毒品”,为此,张国良写检查书,结果仍因“认识不深入,根挖得不深”,而被处分。一时间,艺人们迫于形势,自动“斩尾巴”,干脆就停演了认为有封建糟粕的《施公案》、《彭公案》、《乾隆下江南》等书目,于是武侠、剑侠题材的评话书目多数被淘汰,须知有些艺人就是专恃一部书的,这些被禁说,就无异于断了他们的生路。于是艺人们纷纷从创新书、说新书目、革新“说法”等方面对苏州评话加以改革,以当时配合形势,于是就有了所谓一类书、二类书、三类书的说法。/ x( {2 b3 m: f0 g+ C/ t$ l, H
所谓一类书,就是指原来一直说的“拖着一条封建落后的尾巴”的传统书,关于这类书,用官方的权威说法就是:“内容不外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多或存在着封建、迷信、黄色、庸俗的毒素,与肩负的职责背道而驰。如不改革,必然要被社会淘汰,人民唾弃。”因此,当时就对此类书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对于这一点,笔者觉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情节的确应该改革,如封建迷信的内容,例如原本在《岳传》里“挑滑车”这一段,原来还有高宠在滑车阵丧身后,阴魂不散,附身于牛皋身上,使用岳飞的枪马第二次挑滑车的内容;再如在《包公》里有“刀王铁铃有火龙刀,刀一举就化成火龙,一口气喷死36员大将.石玉有白莽双枪,双方龙蛇斗,强龙难斗地头蛇,白蟒双枪大破火龙刀,刀王归天。”这样的情节;再如前面说过的:《三国》里的诸葛亮、《隋唐》里的徐茂公、《包公》里的佘太君、《英烈》里的刘伯温原来在传统书里是真的会论算阴阳,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的;《隋唐》里李元霸的师父沧海公、《金枪传》里杨七郎的师父马达祖师、《包公》里狄青的师父王禅祖师真的都是仙人这样的内容。这些内容留在书里的话,总觉得是不适应形势的,特别是在经历了民主、科学启蒙后,再这样说的话,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把这样类型的情节大胆抛弃、大胆改革的话,笔者认为还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些因外行插手内行而强行改革的内容,就显得可笑,画蛇添足甚至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如弹词《珍珠塔》原来是讲主角方卿因家道中落投亲,结果遇到势利的姑母欺负,负气出走,后来考中状元放任七省巡按,扮作道士把姑母羞辱一番的故事。后来在改革时有人提出:方卿做官后去羞辱姑母似乎不妥,因为官是皇帝的走狗,是统治阶级,是应该否定的对象。不如改为方卿最后仍然是一介平民,假冒做官去羞辱姑母,后来投奔李闯王闹革命去了。这改无疑是扭曲了原书的本意,以至于连文化部长周扬都看不下去了,制止了这样的改革。再如《岳传》,为了结合“各条战线捷报频传”的形势,不惜把金兀术大军围困岳家军于牛头山改为岳家军围困金兀术大军于牛头山,但是似乎听众对这样的改法并不买账。如《三国》,有人提出:关羽降汉不降曹是叛徒行为,要让张飞在古城批判关羽是叛徒,降汉不降曹是投降主义的行为。后来有人有提出:曹操是法家的代表,不让批;不久又说刘备、孙权都是属于法家的,也不让批,以至于搞得说书人无法适从了。这样的改革,不但说书人无法适应,而且凑某种意义上讲对于评弹是一种摧残。0 K. r; W9 @; t
所谓二类书,是当时的评弹艺人纷纷自动放弃一类书后,为了生计而新编的一些书目,其特点是:一、大多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尽量选择有数育意义和积极影响的内容,回避了帝皇将相和才子佳人的俗套。二、突出反封建,尤其是反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书比较多见。三、宣传抵御外来侵略的题材。由于二类书讲的还是过去的时代和人物,因此说书人基本还是采用过去的传统说法和表演艺术来演绎,来塑造人物,因此还是比较容易说好的,并且涌现出了一批说二类书的名家,如以说《水浒》著称的吴君玉,他原本师从顾宏伯学说《包公》,但建国后斩尾巴《包公》不让说了,于是必须改革,因此开始说《水浒》,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行,倒成为了《水浒》名家响挡。二类书的出现,可谓是斩尾巴运动里的亮点,由于当时改革、革新称为时尚,又由于这关系到说书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当时说书人纷纷参与“二类书”的创作,因此,评弹新作不断涌现,计有百部左右,其中还出现一批优秀作品,比如《李闯王》、《水浒》(主要根据扬州评话再结合当时的形势进行改编的“新水浒”,而非解放前说的“老水浒”)、《太平天国》、《梁祝》、《孟丽君》、《陈圆圆》、《李香君》等,都是在那一时期留下的杰作。
" m9 s% p) d" M" j$ ?所谓三类书,主要是指反映我党艰难的革命生涯的新书,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杜鹃山》;或者反映地下党活动的新书,如《江南红》、;或者反映“三反”“五反”运动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以及讴歌英雄劳动模范的新书,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孙芳芝》、《春风吹到诺敏河》、《王孝和》等等。在当时精神文化相对匮乏,同时又不让说一类书的情况下,当时许多名家响挡都纷纷说起了三类书,三类书着实是“火”了一把,但个人看法,这类书,由于意识形态过浓,再加上缺乏锤炼,无论是从精彩程度还是从生命力来说,都比不上前两类书。像《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孙芳芝》、《春风吹到诺敏河》、《王孝和》等书,不像是评弹作品,更像是报告文学,而评弹尤其是评话,其精彩在于其夸张性、传奇性,吸引人的是书里的人物能常人所不能,表达着人们的一种对于超凡本领的寄托。但是三类书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因此听一次可能还觉得新鲜,但多听必然乏味,不像传统书(一类)或类传统书(二类)那样百听不厌。因此到改革开放后这些书逐渐沉沦下去也属于正常的。
5 i3 t2 x; R+ h% L% l% E现在再看这次“斩尾巴”运动,对评弹艺术的传统给了致命的打击,对艺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客观的看,这实际上是时代的影响,你处于那个年代的话,可定会受到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不能怪罪到某些人的个人头上去。但作为后来人,却足以引以为戒。由于笔者就那个年代掌握的资料不多,也只能谈到这里为止了,就此打住。

TOP

结束语
! E9 w. P' ]- o' x* M. D8 ?
! h$ W4 r: H3 w: `+ Y+ v不知不觉,《苏州评话杂弹》系列接近尾声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苏州评话又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记得某位评话名家说过:要说好评话的话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但是在这个浮躁的商业化社会里,谁又能耐得住寂寞呢?说书人变得很媚俗,听书人变得很浮躁。作为说书人,在现在,有些评话演员借着“评话”之名讲故事,他们侃上海大亨、说贪官、走私犯,热衷描绘暴力、血腥事件,早把优秀传统书目弃之脑后。这类“伪评话”,有评话之名,却无评话魅力,也就很难留住听客。又或者干脆跳槽而去,经商的经商,从事娱乐业的从事娱乐业,挡主持人的当主持人,是在是可发一叹。而作为听客,相当多人实际上都不是静下心来听书的,而是来猎奇的,因此,有所谓的现代书一出,很自然就引起了这部分人的兴趣,因此他们就将之捧的很高很高,但有没有新意呢,实际上都是在按官方的路子在走,了无新意。目前评弹界即是如此,会不会再出现如同“斩尾巴”运动那样的情况呢?这个就非笔者所能遇见的了。 ) O4 L$ R; t) j# z3 l) d; s
综上所述,苏州评话是苏南地区民间文化的一座宝库,它博大精深,笔者所见所闻仅仅是其冰山一角,因此以上见解不免就有贻笑大方之处,还恳请看官海涵!新年新气象,祝大家健康、愉快!(完)

TOP

谢谢楼主!

TOP

洋洋洒洒,以前在逍遥谷拜读过,近日重温,所谓温故知新,谢谢楼主的美文。

TOP

楼主长文以前断断续续看过部分,近日重读依然感到听书能听到像楼主这样水平,真难得!再赞一个。

TOP

苏州评弹是评书文化里面的精粹,感谢分享!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