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漫谈评话《包公》

《包公》这部书曾经有过几个名称,亦称为《狄青》、《五虎平西》、《包公与狄青》等,并且根据故事情节,衍生出了《万花楼》、《狸猫换太子》、《狄青取珠旗》、《智审换女案》、《五老逼庞妃》等评话话选回。演说名家,有杨莲青、陈晋伯、顾宏伯、金声伯、祝逸伯等。. q/ O7 D0 O0 H! s$ ~
这部书从情节结构上讲是据小说《狄青万花楼演义》、《狄青珍珠旗演义》、《龙图公案》、《七侠五义》中的部分情节捏合而成,述北宋时,山西总兵狄广之子狄青在峨眉山学成武艺,至东京大闹万花搂,与其姑母狄王妃相遇。御校场比武,刀劈皇城总兵王天禄。奉旨解押寒衣至边关,中途被劫,恶战大狼山,消灭贼寇,夺还寒衣。辽邦入侵,杨宗保阵亡,狄青挂帅大败辽军。包公陈州放粮,在寒窑遇因狸猫换太子而出逃的李太后。太后合状,包公阴审郭槐,断太后,打龙袍。辽邦又犯边关,狄青奉旨出征,误走鄯鄯国,为双阳公主所擒,招为驸马。双阳助狄青大战九宫山,刀劈薛德礼,破辽兵班师回朝。辽邦飞龙公主乔装至东京,国丈庞吉勾结辽邦,使飞龙冒名杨滔女奉旨嫁狄青。飞龙洞房行刺,为狄识破杀死。庞妃矫旨赐死,狄假死隐居郑州。辽邦再次进犯,包拯三探郑州,请狄出征,佘太君等五老命妇逼仁宗赐死庞妃。庞吉谋反,狄青遣张旦等十二小将破庞相府和庞庄。庞吉逃往铁剑山,与同党合谋,设计害包拯,致包拯被午门问斩,赖八贤王以打皇鞭相救。庞吉遣人三盗打皇鞭,狄青兵围铁剑山,生擒庞吉。  l3 N' q: U# b* }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部书明显是双主角,即包公与狄青,因此无论是叫《包公》还是叫《狄青》都有失偏颇,因此长久以来,就出现了上述的一些名称,其中《包公与狄青》倒是最符合故事的一个名称。据顾宏伯老先生讲,在解放前,这部书还有一个名称,叫《文武会》,这里有个说法,说是包公与狄青原为上界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当时在天上,这两位星君闲来无事,正在玩——换头(汗!),恰好此时玉帝旨到:命二神下凡辅弼宋室,即刻动身。于是二星君连头都来不及换回来就下凡了,结果文曲星托生为包公,武曲星托生为狄青,但因为二星君下凡时头没有换回来,于是本应该白脸的包公却成了黑脸,本应该黑脸的狄青成了小白脸。出去迷信色彩的话,《文武会》倒是一个很好的名称,但建国后因“破四旧”等因素,要破除迷信,因此《文武会》这个名称是不能再叫了,于是就改成了《包公与狄青》,或干脆称《包公》。
/ Y" ^# }5 f$ b/ P' v* a就我个人而言,关于这部书,曾经听过顾宏伯说的《万花楼》、《包公与狄青》、《狸猫换太子》、《狄青取珠旗》;金声伯说的《万花楼》、《智审换女案》、《五老逼庞妃》;祝逸伯说的《包公与狄青》。而杨莲青、陈晋伯等人的书则没有听过。而就我听过的这些个名家的书中,说到的主要情节有:“狄青在东京大闹万花搂,与其姑母狄王妃相遇。御校场比武,刀劈皇城总兵王天禄。奉旨解押寒衣至边关,中途被劫,恶战大狼山,消灭贼寇,夺还寒衣。辽邦入侵,杨宗保阵亡,狄青挂帅大败辽军。包公陈州放粮,在寒窑遇因狸猫换太子而出逃的李太后。太后合状,包公阴审郭槐,断太后,打龙袍。”上述的象顾宏伯说的《万花楼》、《狸猫换太子》;金声伯说的《万花楼》就是讲这部分故事的。……而“辽邦飞龙公主乔装至东京,国丈庞吉勾结辽邦,使飞龙冒名杨滔女奉旨嫁狄青。飞龙洞房行刺,为狄识破杀死。庞妃矫旨赐死,狄假死隐居郑州。辽邦再次进犯,包拯三探郑州,请狄出征,佘太君等五老命妇逼仁宗赐死庞妃。庞吉谋反,狄青遣张旦等十二小将破庞相府和庞庄。”这部分情节,主要在顾宏伯说的《包公与狄青》、《狄青取珠旗》;金声伯说的《智审换女案》、《五老逼庞妃》;祝逸伯说的《包公与狄青》等,在这些书里得到了充分的演绎。
, f- l& m5 D# h) {6 f- ~但是,在这里问题来了,就是这一段书:“辽邦犯边关,狄青奉旨出征,误走鄯鄯国,为双阳公主所擒,招为驸马。双阳助狄青大战九宫山,刀劈薛德礼,破辽兵班师回朝。”无论是顾宏伯,还是金声伯,还是祝逸伯,都没有说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到现在为止,这还是一个迷团,困扰着我。至于“庞吉逃往铁剑山,与同党合谋,设计害包拯,致包拯被午门问斩,赖八贤王以打皇鞭相救。庞吉遣人三盗打皇鞭,狄青兵围铁剑山,生擒庞吉。”这段情节,据现在还在说《包公》书的陈传奇先生介绍说,是别家所无,只有金家(金声伯)所有的,是张玉书帮他写的,从书道子来看应该是颇为精彩的,而且经过经过金老先生多年的磨练,这书相信这书应该会很好听。记得在读中学时曾经听过金先生的弟子朱悟伯说的《后七侠五义》,就是以这一段故事情节为背景而展开的,但遗憾的是没听过全本。
- s" j  {& D7 A2 h而在听过的书中,个人感觉顾宏伯是说得最出彩,他台风大度,手面规范,善将京剧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化入其演出中,故所起角色身份鲜明,个性突出,说表飘逸洒脱,节奏感强,手面动作常同说表密切配合,使说、演和谐统一。说书时整个人都投入到角色中去了,但又能够及时抽身而出,不愧有“活包公”之称,比如他吸取了周信芳的京剧《狸猫换太子》中的手面、身段、对自己的书加以扩充、丰富,形成自己的风格。但顾老老的书也有瑕疵,就是最后破庞庄、擒庞吉的时间问题和破襄阳的时间问题,他是说庞妃赐死,狄青“复活”,之后三年平辽,庞吉闻讯起来造反,然后狄青兵分两路:调十二员小将回惊相助杨老太君,大破庞相府,捉庞吉;自己率军队攻打庞庄。这里庞吉明显是脑子进水了:一,庞妃赐死,相印被调,在朝中大势已去,按理应该先下手为强,他居然隐忍三年;二狄青大军在边关时不造反,反而在平辽返回时造反,何以在此时变的急吼吼?书里多次提到庞吉要与辽邦里应外合,共同起事,但在这里,他们的“里应外合”何在?这在逻辑上讲是个大BUG。相比之下,也与辽邦结盟的襄阳王倒真起事了,但众英雄破襄阳用了三年?时间也太长了。在这个方面祝逸伯的版本就相对好一些,他的书里庞吉起来造反的时间是在庞妃死后半年,狄青调十二员小将回惊相助杨老太君,大破庞相府,捉庞吉,自己率军队继续攻打辽邦,但因缺了十二员得力干将,因此无法取胜辽邦,而与之僵持着。而小将军们大破庞庄后,再回边关,助狄青打败辽邦,这情节比较合理一些。另外,总觉得顾老老擅长文戏,武戏相对要弱一些,所以他的书说表的地方比较多,而开打的地方相对比较少。当然,这都是白璧微瑕,相比顾老老的成就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R2 W8 m8 H+ w4 p6 O1 P
而要听《包公》的武戏,觉得金声伯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先生的说表非常潇洒,动作干净利落,打斗条理分明,真是大有大打,小有小斗,无论是长靠书还是短打书,老老都说的非常潇洒,所以在顾宏伯的书里一句带过的武戏,如“刀劈伍须夫”之类的桥段,在金老老的书里都能听多,而且很过瘾。而且金老老对于《包公》这部书也加以补充、加工、延伸、再创作,尤其是“三盗打皇鞭,兵围铁剑山,生擒老庞吉”这段,使整个《包公》故事变得更加完整。但平心而论(仅是我个人的主观想法),金老老的《包公》跟师兄顾宏伯相比,要逊一筹,他说的更好的应该是《白玉堂》(又叫《七侠五义》),尤其是对于“侠”的定义,更令人折服:“‘侠’是什么?一要有道德,二要有修养,三要有本领。”所以在他书里是没有“侠客”、“剑客”这样的武林等级的,扯远了,转回去。祝逸伯先生的说的《包公与狄青》,感觉上(也是主观的,不具有普遍性,呵呵。)和顾老老相比也有差距,但他说书时书理清楚,有条不紊,总之就是中规中矩,不火不温。关于他,还有待于进一步了解。至于杨莲青、陈晋伯等老艺术家,小一辈的象姜永春、陈传奇等,因为没听过他们说的书,所以也不敢妄下断言。+ l. I9 N, \- s7 o3 z
正是有了这些艺人的不断演绎,因此,象包公、狄青等人的英雄形象就自小深深地扎根于心底,长久以来,在心目中他们都是胸怀广阔、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张少佐说的《杨家神枪》把狄青设定为头号大反派时,我个人从感情上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因此,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心情和勇气去完整地听一遍《杨家神枪》,当然,这并不是说张说得不好,而只是我自己感情上接受不了而已。
& c/ p. S1 n9 x' l( ~1 A: `5 @好了,关于苏州评话《包公》的无责任的胡言乱语就说这些了,当然,这仅是我一家之言,不代表逍遥谷的观点,如果大家不同意的话,那就当我胡说八道好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人物点点评之一:主角篇
% \& W( Y. \) C  w
, t( n# y7 Y/ j5 X$ _3 O( J2 v听完了顾宏伯先生的《包公》,想对其中人物形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博诸位一笑,下面开始。
! j! B1 u/ w0 t8 v  ?2 E$ d/ [6 a4 v* X6 g% Y. v1 z0 O
包公:无论在戏曲还是小说里,包公都是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出现的,在评话里也不例外。顾宏伯先生擅说《包公》,他本人也有“活包公”之称,当年评弹学校的学生私下称之为“老包公”,可见,对于这部书的书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在顾老老书里的包公,首先也是个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忠心耿耿的艺术形象,他不畏权贵,遇到不平不公之时敢于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即使是皇帝也敢顶撞。同时,他断案如神,善于把握蛛丝马迹,如狸猫换太子一案,即使经历了十八年,也告侦破,使案情大白于天下。但如果仅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里的包公形象与传统的包公形象就没有什么差别了。那么是否可以说,顾老老书里的包公是个一点都不讲人情的“完人”呢?并非如此。在顾老书里,包公也是个颇讲感情的人,如在审理换女案时,对于杨涛的处置就体现出包公相当讲人情,尽管杨涛是庞吉的门生,但在整件事情上,他也是个受害者,因此包公最后还是对他网开一面。在劝狄青重新出山时,包公表十功,苦苦哀求,以情打动狄青。在狸猫换太子一案中,他也会为李太后的悲惨遭遇而落泪。以上种种,都说明拉包公是富有人情味的人。在顾老的书里,包公有时还很圆滑的,如暗放狄青那回,包公对庞吉撒谎说狄是开封府缉拿的要犯,然后私下就把狄给放了,令庞无可奈何;再如为使郭槐招供而使计假设阴司,最后果然把郭槐给“阴”了。可见在书里,包公是个能随机应变的人,绝非老古板一个。另外,在顾老老的书里,包公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他的知识也有薄弱环节:不识天文,不知地理,因此后来范仲淹、韩琦就利用此来大做文章,令包公上当;再如,包公的性格有点刚愎自用,多少有点看不大起同僚,后来也因此而被范仲淹、韩琦二老教训过。所以说,在顾老老书里,包公不是高高在上的青天,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长处又有缺点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3 N$ x* {* B$ v6 e) _( q1 m1 _+ c' G9 x  T1 K# X
狄青: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其军事才能非凡,有宋一代,狄青即使进不了前三也能进前五,他的一生,很好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士兵是怎样成为将军的。在《杨家神枪》里,狄青又是大名鼎鼎的奸臣,与潘洪、庞吉相仿,甚至连儿子的名字都一样,也叫龙、虎(名字虽然不差,但却都是让人灭的料)。那么,在顾老老书里的狄青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在顾老书里,狄青首先是个人才,文武双全,智勇足备,胆大心细。惟有如此人物,才可能做到夜降龙马、刀劈王天禄、单骑破狼山、三取珍珠旗。其次,在顾老老书里,狄青又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实际上,如果他能够谦虚一点的,就会少许多的麻烦,象较场比武、闹白虎堂等事情都是因其骄傲所致。第三,在顾老老的书里,狄青又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曾经一度与双阳公主陷入温柔乡里,而忘了肩负重任的军国大事。但同时,他也是个感情专一的人,当时皇帝赐婚,给他婚配京城第一美女兼才女,但狄青却丝毫不为所动,心里只有妻子双阳一个,作为封建时代位高权重的三军统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综上所述,在顾老老的书里,狄青是个既有很大优点又有很大缺点的英雄人物,当然,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最后受封为平西王,也算是修成正果了。这里又不得不要扯上历史上的狄大帅,与评话里不同的是历史上的狄青是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谀附阿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在一个文人当国的时代,他由一介武将升任枢密使,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文臣们的众矢之的,最后在文臣、皇帝的攻击、猜疑之中忧惧而死,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但已于事无补。威震敌胆的狄将军,没有死在疆场上,反而死在自己人的内斗之中,这体现了一种不正常的人才悲剧。与顾老老书里的狄青不啻天壤之别。0 }$ w* C! r! ?( y9 U

- W, ~- o6 l7 r庞吉:据说他的历史原型是庞籍,要真如此的话,那这位庞先生可就冤大了,蔡东藩在《宋史演义》里就为他打抱过不平:庞籍非怀奸之相,而毁出不经。在以宋代为背景的评书或评话里,一般当到宰相的人,奸佞居多,可能宰相容易得罪人吧?庞吉可说是宋朝评话里最著名的奸相之一了,他的身影活跃在《包公》、《三侠五义》、《呼家将》等书中,当然,要论活动能量最大的,在是在《包公》里,他富有野心,处心积虑想效仿当年宋太租,推翻仁宗,取而代之。他通过广收门生、联姻、贿赂等种种手段来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也通过打击政敌、陷害忠良,将女儿献给皇帝等手段,来进一步掌握朝中大权;他还通过勾结辽邦、勾结襄阳王,以为内外援,通过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总之,一个评话中的奸臣该做的,他全做了,但遗憾的是,他生错了时代,如果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年代,他有可能会成功,但生在了蒸蒸日上的宋代前期,国家稳定,人才辈出,朝廷内有包公等对手,军队里有狄青等对手,还有一批开国元勋、忠良之后,这些人,使得他的所有努力都付与流水,老天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从性格上讲,他是个冷酷无情的人物,凡是对他有利用价值的人,不管是谁,都要加以利用,即使是亲生女儿也不例外,反之,则统统被他无情地除掉,即使这人是他的亲信。在他眼里,任何人都是他用来追逐权利的棋子而已。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把别人当棋子,别人又何尝不把他当成棋子呢,皇帝要用他来平衡各派势力,辽邦要利用他来夺取江山,溜须拍马者要利用他来向上爬……试问他如何能成功呢?其实,庞吉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因,就是他的个人能力不足,并不是真正的英雄。他想做皇帝,但不知争取民心,只知阴谋诡计,没有包容天下的心胸;他的军事谋略很差,虽有外援,却不会真确利用,自己起事,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他任人唯亲,不能招揽到真正的人才。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庞吉个人能力的缺陷。因此顾老老在说书时强调,庞吉只是个奸臣而已,而非象曹操那样的奸雄。所以从某种程度还是说,庞吉是机关算尽,到头却是一场空,也算好似个悲剧人物吧。6 n3 ^  [0 A# M# C! ?. F( ?/ C
3 _4 A# p1 @4 ^8 V5 h: Y5 j& M6 X
赵桢:我觉得,尽管他贵为宋朝的皇帝,但却是个可怜的人物,从小就被狸猫调换,茶点丢了性命;年长后当上了皇帝,却不知道生母是谁;找到生母后李太后,却又被其狠狠地教训,甚至使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挟制;高度信任的老丈人要反他;生母李太后对他除了教训还是教训;唯一喜欢的庞妃又因违反国法而被处死;在庞吉之乱中受尽屈辱和惊吓……反正,这个角色在书里从头到尾似乎一直就是受气的可怜虫,看来他当皇帝是当得一点都不快活。他之所以独宠庞妃,可能与大内宫中只有庞妃关心体贴他,理解他有关。但有句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也时常会犯昏,近小人,远贤臣,后来甚至昏得差点把大宋的江山都断送掉。不过,在大部分时间里,他还是比较仁厚的,因此死后庙号“仁宗”也恰如其分。

TOP

人物点点评之二:女角篇
1 t9 p' f  B" N) \, h
4 B% H; D8 Z% p7 R% Q双阳公主:可以说这是艺术家们所创造的一个完美的女性的形象,人既长的漂亮,有武艺高强,深通韬略;对丈夫即温柔体贴,又深明大义。总之,诸多女性的优点都加在她身上的。也唯有如此,她才有条件成为狄青的妻子,而狄青也为了她而沉醉于温柔乡里,连军国大事都抛诸脑后了,公主的魅力,可见一斑。因此当狄青两次与公主分别时,往往会觉得狄青太过分了,不过好在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圆满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有勇气去看或者去听《杨家神枪》和《呼杨合兵》一类的书,就是怕破坏自己原来心目中双阳公主的美好形象。
8 E- S: _  f  b- X0 G# C/ m9 w) l1 m% v/ E
飞龙公主:某种程度上说,她与双阳有点类似,也是对于自己的丈夫有情有义,为了丈夫可以不惜一切的。但遗憾的是她是反派人物,,既然是反派,就决定了她的命运绝对不会好的。果然,在战争中,她失去了丈夫,为了给丈夫报仇,她潜进中原,与庞吉相勾结,设计行刺狄青,结果却成了老庞的棋子,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个令人感到同情的悲剧人物。7 `/ N% S1 Y! e' H, \
  s( b3 s; u- n- \7 R
庞妃:在传统书里来讲,她是属于典型的“红颜祸水”,是个传统的奸妃形象,至于她为什么坏?很简单,仅仅因为她是奸臣的女儿,没有其他原因,这样一来,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不免简单化了。在顾老老的书里,却对庞妃这个人物作了进一步的挖掘,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她的入宫,是庞吉夺取权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她入宫后,基本上也没有多大的劣迹(打鸾驾不知跟她有没有关系),直到老庞要她帮忙陷害狄青,事情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看她陷害狄青的态度,颇值得研究,从主观上说,她清楚地知道包、狄都是忠良,她父亲的做法是不对的。然而她又恨包、狄,倒不是因为他们与她父亲作对,而是恨他们杀了自己的哥哥和两个姐夫,使两个姐姐年轻就守寡了,这使她不能忍受。包、狄对于宋朝的作用和分量她也很清楚,她也知道害狄青实际就是宋仁宗不利,因为她对宋仁宗也是有一定感情的,但老庞吉的亲情攻势使她受不了,到底是帮丈夫还是帮父亲,关于这一点她也一直是犹豫的,但最终亲情战胜了其他感情,她选择了帮助父亲,于是就有了偷印玉玺的事情,使她踏入了深渊。因此,庞妃这个人物,是个矛盾的集合体,作为说书人的顾老老,对她也表达出些许同情。/ O( q* j: J. m+ @1 D6 N% V

2 ~. N* m7 w; ]$ d+ N1 W佘太君:老太太在评话里是作为世外高人存在的,无论是武艺、谋略、气度,都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天波府压骄略见其武,大破庞相府略见其谋,传授金枪略见其度,总起来说,老太君在书里简直就是个“完人”,套用孔子的话来形容:“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老太君就是《包公》里的龙,深不可测。. d) Y- d* K# F9 D# b: R

; ]) v& x1 e. J  v  @李太后:说实话,尽管她的身世很坎坷,遭遇和悲惨,但我并不是很同情她,原因有二:一、她为人心机太深了,深得有点可怕,在狸猫换太子案结束后,时隔十八年她再次碰到狄太后,就立马跟狄太后玩起了心机,可见一斑。二、她对亲生儿子似乎没什么亲情,有的除了教训还是教训,为了把儿子做服帖(恐怕是很多家长的选择),一再当着大臣,甚至在百姓面前教训儿子,全然不顾身为九五之尊的儿子的感觉。在审庞妃一案中,不动声色地逼死了正宫皇后。直要到庞吉之乱,才多少表现出一些亲情来。因此,李太后实在是个很酷的女人。当然,从政治上来说,李太后可算得上一代贤后。. X4 R/ j! r  ~" n

7 Z& R- d' `$ q' K. r+ o9 r2 z: x狄太后:是个老好人,气量很大,明明亲生儿子有机会继承皇位,但她还是让李太后儿子继承皇位,难能可贵。但她的性格似乎懦弱了些,因此虽然名义上是由她掌国政,但能起的作用还不如李太后大。

TOP

人物点点评之三:配角篇
& g9 j& ]) ]" P6 A8 I  f* [  e3 F( z0 e% k$ d; Z3 x  `; C
范仲淹、韩琦:二位老丞相(实际上应该是参知政事)与包公一起组成了宋朝朝廷的铁三角,这个阵容令庞吉一党头大不已,而且从行政能力,政治手腕来讲,他们二老实际还在包公、庞吉之上,可说是官场里的老手了,从狄青二次出山,到五老审攀妃,到破庞庄结案,虽然表面都是包公在做事,但幕后实际上都有二人的身影。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是文人,但都能带兵打仗,这还是有史记载的事,所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可说得上是出将入相,有此二人,是宋朝之福。5 b2 ~0 c9 G: M

4 b0 Z7 L- h7 @5 ?7 T2 e杨宗保、呼延丕显、郑龙、高怀、苗正:这几位是宋朝开国元勋的后代的代表,当然,在包公书里他们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但在很少的戏份中,他们的表现无愧于开国功臣之后,忠良之后的身份。特别是其中的杨宗保,延续了他们杨家男丁为国尽忠的悲壮宿命。
$ a2 B9 M+ {( Y  H0 _. e4 L+ d- |: F, w* h2 m# M* c4 V( j
石玉、张忠、李义、刘庆:石玉、张忠、李义、刘庆与狄青一起被称为五虎将,其中石玉是高怀的女婿,身世颇不寻常,是狄青的重要参谋之一,打仗时多凭其智力,而武力相对较弱。张忠,这个人物多少优点龙套化,形象相对要模糊一些,有点类似于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唯一的“贡献”就是生了个好儿子吧?李义,五虎将里类似于程咬金式的人物,他的戏份在五虎将里也是仅次于狄青的,本人的能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生了个狠天狠地的儿子,谁能够想到。刘庆,是江湖人物在武将中的代表,有点类似于“三侠五义”里蒋平式的人物,轻功很高,善于打镖,但力气很小,综合能力估计与韩彰相仿吧。4 W8 |; ?" l: z" h) j
0 u. F1 ?7 N: Y' J! ^( w
焦廷贵、孟定国:与杨宗保是结拜兄弟,杨宗保死后继续在狄青军中效力,两人都是戆大,与李义类似,都是程咬金、牛皋、李逵一类的喜剧人物,主要起着书筋的作用。焦廷贵、孟定国与李义、李寅并称四戆,这四戆各有特点,有回书叫“四戆齐会”,把这四人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
! D  [; g- t. ]/ \/ n6 i
5 g: L8 D# d( M% f张丹、李寅、张旭、高槐、狄良:这五人,被称为小五虎将,多数是老五虎将之后,武艺比起老五虎将是青出于蓝。但是说书人重点描述的是前两人,后三人的描述则过于一般,未免龙套化了。张丹,张忠之子,枪师白翼良的徒弟,武艺高强,是类似于三国里赵云一类的巧将,投军后成为狄青的膀臂之一,擅使长枪,杀手为“落马金钱枪”,后从枪祖赵登处学到“百鸟朝凤枪”,又从佘太君处学到杨家金枪法,是潜力无穷的一员良将。李寅,李义之子,也是枪师白翼良的徒弟,但因力大无穷,因此师傅教他用锤,是类似于隋唐李元霸式的人物,在狄青取珠旗时大放异彩,也成为狄青的膀臂之一,但为人总是缺跟筋,脑子不大灵活,经常会出乱子,但运气似乎不错,即使碰到危险,往往能化险为夷。张旭、高槐、狄良,也是类似沙僧的角色,性格不鲜明,戏份也不多,也就不介绍了。: M) H) x. B" a$ w/ `- C

: ~* ?& E$ [$ ^! J+ i. p) n7 M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大名鼎鼎的开封府四旗牌,与包公配合的相得益彰,如同一人,如果说包公是头脑和身躯的,他们四个就是四肢,他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  O/ R* ^, d- Q8 h4 E) Z

& x1 _/ B! w! E8 m+ S辽邦一梁四拄:在评话《包公》里,也提到了辽邦有“四庭柱一正梁”:四根庭柱分别是:枪王卢真、刀王铁岭、枪师白翼良、赞天王赵克,一根正梁就是枪祖赵登。他们无论是哪个,从武艺、影响力等各方面讲,都是极有分量的,可说是跺脚地颤的人物,如果他们五个能团结一致的,则天下谁人能抵敌呢?可惜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内乱,其中涉及权力之争、利益之争、意气之争,使得他们如同一盘散沙,结果便宜宋朝,看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8 R" Z! X" x: ]8 h) \8 {
! h6 t% G+ J) {墨利:苏州话乍听之下会以为他叫“茉莉”的。辽邦驸马,狄青取珠旗时遇到的最大的对手,有勇有谋,论智谋似乎不在狄青之下,论武艺,还在狄青之上。但此人时运不济,虽为六国联军总管,但各国各有打算,因此所谓百万大军,如同一盘散沙;自己亲自上阵,想会战狄青,却碰到小戆大李寅,被打的狼狈逃回;在枪王阵亡后,仍然积极组织反击,可惜军中军士反水,结果功败垂成,最后自杀殉国,也算得上是条好汉了。5 V3 d% M* U; |1 b) m, G4 ]
, N9 M4 Y6 _) F/ m) `
郭槐:郭槐这个人物绝对不简单,如果是个品行端正的人的话,他会是个能臣,但遗憾的是他品行不端,而且身份还是个太监(尽管假的),这就决定了他只能遗臭万年了。他通过狸猫换太子,帮助刘妃谋夺了正宫的地位,自己也跟着鸡犬升天,在宫中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最后甚至到了能代王发诏的地步,作为原来的一介小民能够爬到这样的地位,应该也算可以的了,这时的郭槐可说是一帆风顺了。但有句话叫善恶到头终有报,上天给他安排了一个对手——包公,并使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对手把自己送上刑场千刀万剐,使他无奈感叹:既生包拯,何生我郭槐。
! n! P4 c' \3 t" n, r
. w  Y" H( G& C" i! s陈琳: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中的忠仆,但又非一般的忠仆,他同时还是个义仆,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仁宗皇帝,也就没有后来的狸猫换太子翻案,也就没有包公这部书了。陈琳似乎向人们证明了:太监里面也有好人的,不要一提太监前面就不自觉带个“死”字。  {" s; \  T6 z0 D! J4 a) x

! x4 l5 K/ u- K/ V2 q+ Y鲍福、展雄、韩通:他们与刘庆一起称为江湖上四条野好汉,鲍福,是他们的老大,本领也是最高的,顾老老一再强调他与北侠欧阳春、云中鹤魏真是一辈的,从镖打韩通出场直至大破庞相府,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大放异彩,风头盖过了任何人,而且更以一人之力把皇帝救出庞府,帮助御林军打退了叛军,之后立马功成身退,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四好汉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展雄在四好汉里本领次于鲍福和刘庆,因此他在书里的戏份、运气也次于鲍福和刘庆,而且还出过丑,比如三中金镖,都被打中同一个地方,连他自己都觉得无可奈何。韩通排名最后,本领就更不用说了,到陈州行刺李太后,被展昭在后面跟着居然还毫无察觉。他投靠庞吉,助纣为虐,最后被鲍福一镖打死,也属咎由自取。( Q6 z. o* g' X0 ^* d

/ h4 K8 D. G, X4 d王天禄、孙秀:这两人就是属于超级大炮灰的,是用老衬托狄青的道具而已。他们的老丈人都是庞吉,摊上这样的老丈人,也不知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T3 p/ |0 ^. v5 @* m' [
0 @0 x* \1 Y* _7 v; o
星星罗海、齐冠德、东郭士、东方红:四个番邦勇将,勇则勇矣,可惜都是作为张丹、李寅的绿叶而存在,是小将们炼级的工具而已。
: Z4 B+ z, v" J1 S# T5 ?. \
/ Y5 f( Y# m) \5 Y* N& R/ d, ^, L* o好了,《包公》人物点点评就进行到这里草草结束了。

TOP

谢谢楼主鞭辟入里的分析,方便了初听评弹的人。

TOP

谢谢分享..

TOP

谢谢版主鞭辟入里的分析!

TOP

我也来顶一下..8 z3 |3 D% k" `& q/ {& y! b* ?$ T

( I: ^! o! D, H9 m5 ~
# x" F$ g$ p; K# o* z  l0 R6 H& q$ i$ c* I: @/ L6 i& K/ Q
+ C$ I  W( c7 E

( z# G; \( v" `  l  V- Z* q8 p1 }6 d- U7 s9 A& [+ T
* @$ `' |" c( V0 L) E  R' r% r8 x
8 o% V! p% ~2 x' B3 F, n' D4 O

) ?0 N. R. x1 q6 m2 K* S- v. K
0 s9 E& o8 X1 B7 d2 [: A( m( g0 A8 O* H1 `  x  y3 c

3 y' w; O8 c1 O; T8 ^8 ^. \这里的我们素不相识,却因几句感同身受的话为别人也为自己心疼
# Z5 p: F& B: `
2 y: C; R" `2 G: _8 M3 z  N抽湿机  http://www.kawasima.cn小店出售各类空气处理设备,淘宝店铺搜索“方凌电器”就可以找到。

TOP

哈哈,原来楼主是逍遥谷的钱兄,故人相会,问好?我想呢,说有那么好的文笔和细腻的听书风格。

TOP

返回列表